中大調查:逾一成中學生受精神困擾

中大調查:逾一成中學生受精神困擾

【本報訊】中文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本港約一成中學生出現初期精神困擾,需要接受進一步評估,負責研究的學者指情況雖未算嚴重,但學生的求助意欲不高,教師需要加倍警覺;有教師表示,部份學生會隱藏情緒問題,曾經試過用了一整年時間才發現學生患上思覺失調,提醒同業留意。

外國研究結果相若

中大心理學系與新生精神康復會合作,於去年6月至11月期間,以問卷訪問了1,914名中二至中七的學生,結果發現11.1%受訪學生出現達臨床指標水平的情緒及行為問題,整體學生尋求協助的意欲偏低;11所學校中,其中一間位於天水圍,學生的情緒問題與其他學校相若。
負責研究的中大心理學系副教授麥穎思解釋,所謂臨床指標水平意思是受訪者受到初期精神困擾,不等同精神病,但需要進一步專業評估,她鼓勵學生及早求助或接受專業服務,「同世衞嘅資料比較,全世界四分一人一生中有機會患到diagnosabledisorder(可診斷精神問題),即係大約20至25%,青少年大約10%,我唔會感到意外,同外國係相若。」
調查又發現,以6分為滿分,受訪學生求助意欲平均值低於3,顯示求助意欲頗低,學生較願意向家人、社工及老師求助。

情緒問題不易察覺

東華三院鄺錫坤伉儷中學輔導主任、學生支援組負責人關偉良指出,六、七年前在另一所學校工作時,有中一學生經常躲在洗手間哭泣,升上中二後更自言自語,「問佢同邊個講嘢,佢話:『同哥哥囉!』但係哥哥根本唔喺佢隔籬,我哋就開始懷疑佢有幻聽。」其後學生更開始用釘書釘、間尺傷害自己,又常在窗戶附近徘徊,最終入院治理,證實患上思覺失調,服藥半年後康復。關偉良指,學生情緒問題不易察覺,教師需要特別關注。

中學生面對的問題

內化問題(例如孤立、身體不適、焦慮等)
男學生:10.6%
女學生:10.9%

外化問題(例如離家出走、偷竊、打架等)
男學生:9.4%
女學生:8.8%

總問題(包括上述兩大類,再加上社交、思覺及專注力問題)
男學生:12.4%
女學生:10.1%

資料來源:中大心理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