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問我買300元送1000元是多少折。事緣在長周末她們去深圳購物,走進一間商場,立刻被四周鋪天蓋地的優惠字眼吸引住,上面寫着「買三百送一千」,第一反應是買300元貨品,可「額外」賺取1000元貨品,但不知是送禮券還是現金購物回贈。上前詢問售貨員,對方只說了一堆數字,她一頭霧水之際,已見兩位友人急不及待地,在一間店舖內展開狂風掃落葉式的「血拼」。她們本以為可以用300元買1300元商品,後來才得知原來是「買300送700」,純粹是誇張的宣傳手法。
人總想以小換大
問題又來了,還有附帶條件,如果不足1000元的話,貨品就只能打五折;如果多於1000元的話,零頭也是五折,所以湊足1000元最上算,這就是難題了。要湊足整整1000元談何容易?後來兩位友人聯手,又挑、又試、又拿新貨、又算賬,在店內磨了一小時,結果用600元,買五件衣服和一雙襪子,折合起來原來是打了三折。香港季末清貨時也常打三折,但甚難叫人鎖死一家店,耗上一小時奉上數百元。
「買三百送一千」的宣傳已有欺騙成份,「送」含「免費」的意思,而且獲贈的比付出的金額要大,人總是想以小換大,看到1000元便忘記前提要先付出300元。其次,為了得到最大的優惠,千方百計要湊足1000元的整數,而店內大多數商品的價錢不是168元,就是368元或598元,所以到最後為了湊整數,買的都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歡的東西,變成為買而買,累積很多不需要的東西,是消費陷阱,贏家通常是利用此噱頭去增加營業額的商家。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
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