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世界︰收起核武保護傘後果堪虞 - 柯翰默

美國與世界︰收起核武保護傘後果堪虞 - 柯翰默

核武信條的要素,就是去思考那些令人無法想像的事。它涵蓋了要脅恫嚇,並矢言採取殘酷到超乎想像的毀滅性報復行動。但它自有其目的:一開始就防止戰爭爆發。
冷戰時期,我們讓蘇聯知道,如果他們膽敢利用龐大的傳統軍事優勢入侵西歐,就可能遭美國以大規模核武攻擊報復。莫斯科就此玩完。
這種恫嚇可信嗎?我們真有可能發動核武攻擊嗎?誰知道呢?因為事態從未發展到那個地步。這就是核武態勢──一套宣示性政策,只是要讓另一方三思而後行。
過去我們的政策的確奏效,達到被稱之為威懾的結果,其效果持續長達半世紀。蘇聯未曾入侵西歐,我們也沒真的動用核武。這就是核武信條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奧巴馬政府剛發佈新的核武信條,其中最重要的轉變是美國一旦遭生化武器攻擊後採取的回應。在奧巴馬的新政策之下,如果用生化武器攻擊我們的國家「遵守《禁止核子擴散條約》」,那麼「美國保證不動用核武,也不會威脅要動用核武報復」。
想像這個狀況:在一場大規模的炭疽菌或神經毒氣攻擊後,數十萬人橫屍波士頓街頭。總統立刻召集法律專家,研究發動攻擊的國家是否遵守《禁止核子擴散條約》。如果結論是侵略國通過了最近一次聯合國原子能總署檢查,它就免於遭到核武報復。(我們就只能侷限於用子彈、炸彈和其他傳統武器反擊。)不過,如果法律專家告訴總統,攻擊國未遵守《禁止核子擴散條約》,我們就可以用核武轟炸那些壞蛋。
這實在荒唐至極。就好像一個恐怖分子開車刻意衝撞在巴士站候車的一百人,但他是要被判處(a)絞刑,或(b)一百小時社區服務,完全取決於他的車是否通過了廢氣排放檢測。
除了道德上詭異之外,奧巴馬的新政策在戰略上也很愚蠢。有人相信北韓或伊朗會比較願意放棄核武,只因為他們可以對美國發動生化攻擊,不必擔心遭核武報復?
奧巴馬還承諾要放棄發展新核子彈頭,甚至允諾,未經總統本人批准,不再更新老舊的核武零件。這一切背後的理論基礎是,我們以身作則成為道德表率,會感動其他國家棄絕核武。但事實卻相反。過去四分一個世紀(強權國家裁減核武數量最多的時期),正是伊朗與北韓大肆發展核武的時期。
奧巴馬政府宣示,美國決心「持續降低核武在嚇阻非核武攻擊中扮演的重要性」。其終極目標是達到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率先動用核武的信條。
這讓許多小國憂心忡忡,這些小國半世紀以來仰賴美國龐大的核武保護傘,免於受到強權鄰國的攻擊或蹂躪。當國力較小的盟友看到美國決定無情地改變原有的核武態勢(對他們而言那不是態勢,而是關乎存亡的保護力量),他們該怎麼想?
自衞吧,自己準備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吧,必要的話自己發展核武吧。你以為那些波斯灣國家不會這麼想嗎?
二戰以來,小國同意放棄擁有威懾武力(核武及生化武器)的原因,正是他們信任美國堅實、強大且可靠的威懾武力。看到美國退卻,他們會重新思考,然後部份國家會擁有自己的威懾武力。收起美國的核武保護傘,正是刺激核武高度擴散的最大動力。

柯翰默CharlesKrauthammer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