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監主席劉明康叫銀行唔好胡亂放貸,內地閂水喉,早已中港兩邊走嘅投資者,要借錢買樓其實唔太難,今年頭兩個月投資移民申請急增125%,帶嚟450億元投資。
有張香港身份證除咗係身份象徵,亦攸關人身甚至係資金自由,投資650萬銀買樓又得、炒股又得,中銀監要管,都管不到佢哋南下向香港銀行融資借錢,再換成人民幣拎番內地。
個體戶「息魔」難纏,地方政府亦頭痛點喺中央打壓樓市下開拓新水源。鐵道部剛剛將全國鐵路規劃編制,地方政府已急不及待爭取新高鐵路線,重慶、西安等城市都高呼要做高鐵樞紐。
產能過剩情況肯定會喺可見將來出現,特別係冇需要興建咁高速鐵路嘅二三線城市。相反,具投資價值嘅項目好似京滬高鐵,已吸引中行斥資60億元人民幣入股成為第五大股東。京津高鐵一年蝕足8個億,睇嚟地方政府將紛紛因頂唔順高鐵高財務負擔,焗住搵人接燙手山芋。
揸廣深鐵路要有耐性
有齊中港美上市平台可供注入嘅,只此一家得廣深鐵路(525)。不過呢場係國有資產同基金股東嘅持久戰,革命尚未成功,霸菱已經頂唔順,尤其有見其他板塊表現出色,最近終於減持902萬股,持股比例由5.03%減至4.4%;4月NorthernTrust亦減持至4.98%。
睇廣深鐵路,充滿昔日海爾電器(1169)嘅影子,05年海爾集團將洗衣機資產注入海爾電器,德銀以5.57億元從中建電訊(138)手上收購近24%股權。其後重組步伐冇預期咁快,股價到08年原地踏步,德銀終於同意以7.8億元賣畀青島海爾。非我族類持股者走後重組工作啟動,股價經一輪震盪後升到今時今日。假如你嫌棄廣深鐵路死都唔郁,唔該借開,唔好揸住手貨阻住地球轉。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