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歷「過山車」起落之後,3月內地銀行新增貸款進一步降至5107億元(人民幣.下同),低於市場預期。狹義貨幣供應量(M1)及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幅也全線回落。專家認為雖然數據令緊縮措施來勢放緩,惟本周四公佈的經濟數據更為關鍵,加息「警號未除」。 記者:尹燕麗
國務院於明日召開首季經濟分析會議,全國人大財經委亦於同日一連兩天舉行類同分析會議,為首季經濟表現定調,同時,為新一季宏調作出指導方向。據了解,如何在內外經濟復蘇步伐仍未鞏固下續推宏調政策,將為討論重點,尤其息口變動仍未處於一面倒形勢。
朱民:今年全球經濟動盪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民昨指,首季中美等國家經濟出現強勁反彈,這是在信心提振下的「弱復蘇」,各經濟體的實際需求和實際產出還非常弱。今年全球經濟將以「動盪」為主,呈現上半年好下半年困難的趨勢。
首季新增貸款合共2.6萬億元,與人行鐵定季度要求2.25萬億元為高,達全年的35%,但計入旱災等因素,仍可接受。
而住戶貸款續顯著上升4979億,達9202億元,與樓市走勢一致。
3月M2按年增22.5%,增幅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尾低3.03和5.18個百分點;M1按年增29.94%,增幅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尾低5.05和2.41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5107億元,按年少增1.38萬億元。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表示,貸款及M2增速明顯放緩顯示貨幣供應正常化,指標走勢也已符合政策目標,令短期內出台更激進的收緊措施可能性減小。
本周四公佈的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將成為加息的重要參考指標,但據了解,這亦非唯一的指標,加息影響較廣較深,需深思熟慮。目前CPI反映不到熾熱的炒樓風,但這正是中央要處理的問題。
CPI若升逾2.5%本月或加息
王慶強調,加息與否還需要看CPI數據,若升幅超過2.5%,本月有可能加息;但上半年應該會加息一次。2月CPI按年增幅已達2.7%,不過春節有一定推動因素。
中信嘉華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預計,如果首季GDP增速超過11%,CPI升超過2.5%,本月就有機會加息,不然還將繼續觀察4月、5月數據,直至經濟出現過熱。
國務院智囊之一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指,數據控制得宜,加息機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