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純潔性 - 李怡

文化純潔性 - 李怡

廣電總局向央視下發通知,在主持人口播、記者採訪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諸如NBA、GDP、WTO、CPI等外語和省略詞,以保持文化純潔性。
這實在是很奇怪的「純潔性」,在全球廣泛交流的時代,用外來語尤其是省略語,已是世界多元文化的普遍現象,沒有任何國家會覺得這會破壞自己國家文化的純潔性。像日本這樣重視傳統的國家,不但大量使用外來語,而且每年都出一本厚厚的最新引進使用的外來語詞典。因為語言只是溝通工具,與文化純潔性不大相干。
有大陸網民說,「從邏輯推演上來看,既然要遮罩外文省略詞,就必須一視同仁,不能只遮罩NBA、CBA等等,CCTV、MTV等也應告別歷史舞臺,以後不能再稱中央電視臺為CCTV,央視的台標必須更改,全部換成中文。」
按照廣電總局規定,設想今後的新聞節目中,不再講GDP,觀眾只能聽到國民生產總值。籃球節目中,球迷們不再聽到看到「NBA」,取而代之的是「全美職業籃球聯賽」。同樣,「F1」也將被「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代替。講到CCTV、GDP等,都要用中文全稱。若內地人跟香港臺灣或外地人談話,都要這麼累贅,才算是「保持文化純潔性」,那恐怕會被視為怪人了。
禁用外來語和省略語,是要「保持文化純潔性」嗎?還是反映對自己文化純潔性的信心不足。說實在,在簡體字的糟蹋下,中國文字已不是黃花閨女。更別說在種種政治禁忌下,網民近年創出「草泥馬」這類怪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