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地出現貿易逆差的影響下,人民幣升值憧憬略為淡化,港股亦借勢回調,但暫時力度亦不算大,後市仍有力再上。
當然,現在港股再突破是要靠點外力支持,內地股市表現是一大誘因,但問題是短期內地股市亦受不明朗因素困擾,尤其是市場正在觀望內地周四公佈的一系列經濟數據。
溫總早已表明通脹目標為3%,但2月份CPI已升至2.7%了,3月份「衝燈達標」的機會不小。不過,即使今次公佈的通脹升溫,人行行長周小川已表示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換言之,最直接的做法,是再調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加準備金已不是甚麼新意,大家亦預計第二季度再加,既是市場預期,對股市的影響理應不大,但為甚麼內地股市仍有負面的反應?唯一解釋是今次加幅有機會多於市場預期。
收水陰霾再困大市
事實上,觀乎近日中央的言論,對於內地資產價格高企仍然關注,既然之前出口術及加準備金率也改變不了問題,可能會來一次較大幅度的收緊銀根。息加不了,自然向準備金率埋手,為內地股市帶來心理壓力。所以,上證綜合指數是否可以企穩3100水平將是關鍵,一旦失守,相信亦對本港的中資股帶來心理壓力。當然,每次大市調整,總有些板塊能跑出來,而昨日表現比較好的是藥業股。
中央要扶持藥業發展已是一大方向,但都要行業參與者能扶得起,如有留意已公佈業績的藥業股,如廣州藥業(874)、中國製藥(1093)及山東新華製藥(719)均錄得理想的盈利增長。換言之,在「內優」、「外扶」的大氣候下,我認為升了不少的藥業股仍有水位,在短期續受追捧。
以新華製藥為例,剛公布09年的盈利按年增長2.3倍,而且達至歷史高水平,主要原因是集團通過開拓市場,以及降低採購成本令盈利得到顯著改善。
以每股盈利為0.218元人民幣計算,其PE降至約14倍,雖然仍較中國製藥為高,不過論盈利增長動力,我會較看好新華製藥。昨日才突破早前建立的兩個頂部,而且買盤積極吸納,可趁整固吸納,中線突破4元不難。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