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百貨公司玩具部時見長龍,整潔乖巧的小朋友等着試玩新的電子遊戲,他們那麼斯文,可是面前全是戰鬥、殺戮、死亡的遊戲,音響效果和美術設計水準當然高,控制器一上手,小孩馬上變得興奮而殘酷。
日本「另類市民」愈來愈多,就是無處不在的精靈機械人。每回都有新發現。以為招待客人遞紙巾茶水的機械人有趣?但這些刻板工作不難。後來出現了拉麪機械人,在店面落單,味噌味、醬油味、鹽味、辣、不辣、烏冬、拉麪、蕎麥麪、冷、熱……加上不同的配料,排列組合有幾十種任你挑選。廚房中也有機械人,根據客人要求把麪弄好,絲毫不差。做拉麪普及了,壽司御好燒章魚丸子這些也可倚仗機械人。漸漸大家都走進些沒有呼吸和體溫的食店。電腦操作準確,統一、保持質量水平、不欺場,但永無眼神,更欠笑容。
誰知關西國際機場,已有數名機械人「巡迴中」,都是藍白二色為主,不但有大眼睛還有張笑臉,還懸個氫氣球,在走道上自由行,負責除菌、抽濕、淨化空氣。小朋友又跟它們打招呼,雖然只是虛幻的交流,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