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公營安老院舍宿位嚴重不足,約2.3萬個宿位長期爆滿,相反近5萬個私營安老院宿位中,有1.6萬個沒人入住,導致公私營安老院宿位失衡。有工會表示,大部份私營安老院均引入外勞任護理員,她們更充當保健員及護士,派藥予長者及洗傷口等工作,令安老院舍質素下降。
近一成為外勞
醫院、診所護理業職工會理事長潘惠賢昨在記者會表示,本港現有約9,800名護理員,當中有783人是外勞,比例之高在港各行業中可說數一數二。她稱,外勞月薪可達8,000元,較本地護理員多1,500元,但私營安老院仍樂意聘請她們,因為外勞願意充當保健員及護士,為長者派藥及洗傷口等工作,「啲無良僱主就知佢哋(外勞)願意乜都做,所以就請佢哋,可以慳番請保健員同護士嘅錢。」她又指,私營安老院一般是兩更制,她們平均每月要做288小時,導致缺乏休息,間接影響了院舍質素。
工會表示,有私營安老院為慳錢而不聘請足夠護理員,「政府要求護理員數目係一個對10個長者,但好多院舍有50個長者,都係請兩個就算。」部份私營安老院面對社會福利署查牌時更出「蠱惑」,急召其他院舍職員,甚至屋邨師奶充當護理員。社會福利署發言人表示,署方十分重視安老院舍的質素,並不時突擊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