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壁球代表麥珮軒代表香港參加年底廣州亞運會後,便告別12年職業運動員生涯。她獲中大運動員獎學金,成為首個成功申請入讀長達6年的中醫中藥學位課程的運動員。麥珮軒說,備戰參賽曾經歷身心俱疲的日子,得找中醫師診治紓壓,希望他日學成能回饋體壇,為運動員紓困療傷。
刻苦精神能克服困難
麥珮軒與中醫緣份頗深,以前備戰壓力大致胃痛,找一位女中醫診治,那位中醫不獨給她處方,教她按穴止痛,還化解她心底裏的鬱結。她說體院只有四名動運心理學專家,要照顧數百名運動員,每名運動員每月平均只能見專家一小時,只能指導運動員緩壓方法,沒太多時間聆聽困擾運動員心理的私人問題。
她是過來人,體會到中醫無論在食療、作息和運動,同樣有助運動員取得平衡,讓運動員發揮最佳水平,因此退役後想讀中醫,幫助其他運動員。麥珮軒15歲便打壁球,98年成為香港體育學院全職獎學金運動員,00年贏得第10屆亞洲壁球錦標賽女子團體賽金牌,06年奪得第15屆多哈亞運壁球女子單打賽事銅牌,09年在港舉行的東亞運動會再奪女子壁球團體賽金牌。
在球場上成績彪炳,重返校園要面對新問題,已32歲的她坦言,中學時只顧練習,影響學業成績,中學會考成績只得9分,放下書本多年,一下子要吸收大量知識很有挑戰性,因此她一年前已報讀中大中醫基礎理論班及針灸等課程,希望打好基礎應付未來六年課程,相信職業運動員的刻苦精神,有助克服學習困難,達成心願完成學業。
中大獎學金助運動員
中大01年設立私人捐助的「運動員獎學金計劃」,鼓勵符合大學入學資格的香港代表隊、香港青年代表隊成員或表現卓越的運動員入讀中大,直至去年已取錄約160名運動員入學及完成學業。獲取錄的運動員最多有五萬元獎學金,並保證有大學宿位,取錄的傑出運動員多數修讀體育及商科。
去年入學的,有前中國女排國家隊成員、雅典奧運金牌選手張萍;已畢業校友包括香港隊壁球選手趙詠賢、三項鐵人亞洲排名第一的李致和、08年北京殘奧奪得一金一銀的輪椅劍擊選手余翠怡、04年雅典殘奧硬地滾球金牌劉恩賜等,都是透過這計劃入讀中大的傑出運動員。
記者 林社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