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原宿大電視的那個十字路口,LaForet對面有間超級巨型Gap嗎?
我上星期打算去買兩條日本版的捲腳chinos,去到赫然發現──已──經──夷──為──平──地地地地!
對,就是那座佔地萬多呎三層樓高,睇落生意唔錯的龐然大物──已──經──夷──為──平──地地地地!(迴音代表震撼)
但願它只是租約期滿,明明陽壽未盡可惜天妒英才,要監生拆了起更新的更高的更貴的。
但願我只是以偏概全,將偶發事件聯想成環環相扣的巨型大災難,像在浴缸底拾到幾根青絲,就假設自己聽朝會變成光頭。不過如果你看到我今次在東京看到的,也許你比我尖叫得更高音也不出奇。
東京(時裝相關行業)萎縮事件簿
1.位於澀谷心臟的Parco3,整整6層購物商場被丟空3年,至今仍是廢墟一座。
2.已有多年歷史的《HighFashion》Magazine今年3月宣佈結束。
3.以往佔用率100%的東京旺區巨型戶外廣告牌,近來常出現「開天窗」現象。
4.登陸日本3年多的法國型店L'EclaireurTokyo,於去年年末關門大吉。
5.南青山甚至有整個廣場式的店舖群,被完全清拆……
萬物枯榮本平常,但在差不多同一時期,在同一地方「枯」多「榮」少,有點警覺性還是好的,尤其如果那是一座你着緊的城市的話。
香港人玩厭了東京?
不,不應該是這樣的,以往像這種不用請便有足5天假的「短程旅遊黃金檔」,在南青山是不可能聽到那麼少廣東話的,在原宿是不可能不用跟自己同胞搶購Headporter袋的,然而,就今個復活假期我的肉眼所見,確是這樣。不知道是因為日圓高企,還是港人征討了東京十幾年,在挖光了礦山之前已挖厭了它?最好只是我的「肉眼」出了問題,神推鬼擁永遠和自己的鄉里前後腳……人就是這點賤,過去大時大節我總嫌新宿的「自己人」多如旺角,現在他鄉遇不了故知,竟又若有所失,怕少了這班可愛的香港蝗蟲,日本零售業進一步陷落,以後三天五天的鬼祟holiday沒東京可去,或有得去不過冇乜嘢買,到時怎一個「谷」字了得?
又或者一切客觀條件不變,只是香港人的「江湖地位」下滑,日本售貨員將這班又怕又愛又不能得失的熟客評級降呢,從此貨品的選擇並非以你的口味為依歸,你都有排不習慣吧。
但也許,都要開始習慣了,表參道山後那間BapeStore已在櫥窗當眼處以霓虹燈標示「歡迎使用銀聯卡」,我們去的那一間UnitedArrows直頭講明不提供退稅服務,除非你用來結賬的是「銀聯」。
江山代代出一張(通常想拿拿不到的)身份象徵卡,這幾年,恐怕是「銀聯」了。
十雞死一雞鳴
廣東人說「一雞死一雞鳴」,就算日本有場禽流感,死亡率和出生率是10:1,到底還是有些生命迹象,到底有人欣欣向榮。
連平常熱爆的coffeeshop都拍烏蠅的一片蕭條下,不縮反伸的時裝店好像只有Uniqlo和CommedesGarcons,那邊廂南青山2號店化身成CdGxMoncler的限時專櫃(衣服「無嘢」得來迹近肉酸,然而肉酸如此仍做到生意,你也只能咬破指頭寫個血淋淋的「服」字),這邊廂又專打游擊專執死雞,在人來人往的商場短期吉舖開設拍拍籮柚便可走人的Pop-upStore(像表參道GyreBuilding2樓巧立名目的CommedesGarconsTradingMuseum),你甚至不會覺得他們滑頭,只衷心欣賞他們的靈活,時勢艱難,不偷不搶能做到這地步,仲想點?
其實不只一雞鳴,閒閒哋已給我撞見兩隻,如果你喜歡以前的Loveless,覺得現在的從良「溝淡版」不是味兒的話,那麼你應該跟隨他們的前buyer過檔,去年啟市的ContemporaryFix是這群觸覺品味都敏感過人的買手們的新竇,在我私人的「東京必停站」名單上,我最近心安理得地畫去了Loveless而寫上它。在這麼多雞死了之後,這爿店就算不是一隻浴火重生的鳳凰,起碼都是一兜連砂鍋上嗞嗞作響的濃味豉油雞。
當然,在好些被夷為平地地地地的商店原址,我都見到再動土的迹象,所以我還是能對自己講句「舊嘅唔去新嘅唔嚟」之類的「古方」打氣說話,甚至有日東京真的完全沒了頂,我們仍可安慰自己,以後我們去北京換季吧。當中的蹺妙不在於「強顏歡笑」,而是「無中生有」,後者才是一切trendsetter的精神所在。
本周啦啦隊
樂觀是甚麼?
你或者知道06年有部草?剛主演的電影叫做《日本沉沒》,你未必知道的是同年同時有部對着幹的片子叫做《日本以外全部沉沒》,所謂樂觀,大概就是如此了。
Textby黃偉文
本欄逢星期日刊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