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瑪嘉烈醫院護士為三個月大男嬰洗澡時程序出錯,嬰兒下體及腿部被熱水二級燙傷事件,瑪麗醫院醫生昨日為男嬰拆除紗布,傷口無受細菌感染,也沒有出現併發症,情況穩定,但仍未能離開深切治療部。在其父親今日與醫生會面,要求醫生交代其子的下體被燙傷後,會否影響其日後生育。
男嬰因支氣管炎在瑪嘉烈醫院留醫,上周五早上七時護士為他洗澡時,燙傷男嬰的下體、臀部、腳掌及小腿等部位,造成12至14%皮膚呈二級燙傷,男嬰當日已送到瑪麗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治療,昨日分別由主診醫生及矯形外科醫生拆除紗布,檢查及清洗。
父要求主診醫生交代
其父蕭先生表示,兒子希希的傷口並無細菌感染,毋須植皮,至於希希下體被燙傷會否造成永久影響,他要求主診醫生今天向他交代。其子昨日已不用再吊鹽水,並可以如常餵奶。
瑪麗醫院發言人回應指,男嬰昨日情況穩定,並無出現併發症,傷口也沒有受感染,昨日首次洗傷口後再用紗布包紮,待數天後再次檢查,按目前的康復進度,男嬰或可以在短期內離開深切治療部。
瑪嘉烈醫院上周五公佈這宗罕有醫療事故,院方會成立調查小組,跟查涉事的護士為男嬰洗澡時,過程有否出錯,及如何作出預防建議,調查料需時六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