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指投資而言,不包括自住用途。在日常工作裏,覺得不少住宅投資與投機者對個別地區或樓盤很熟悉,連部份地產經紀也被比下去,但大多對香港住宅市場個性則一知半解。
甚麼個性?請看右方3個圖:
(一)「長弱短強」:由94年持有至今,只有12%升幅,似有若無,謂長弱。當然由97年持至今則更慘,還未回本。然而,前後有3次炒賣好回報之機會,謂短強,即95至97年、03至07年,和今趟08年開始的浪,雖然後者結局未明。長情者慘淡,拍短拖無妨。
(二)跑輸中外市場:若97年起持有紐約市、倫敦、溫哥華、多倫多、北京,或上海住宅物業,以各地貨幣計算,皆有斬穫,只有香港令投資者蝕本。據此,97年一間香港樓可在外國換幾間,在國內更有十幾間,現在這支歌已唱完,正所謂「有頭威無尾陣」。
(三)「回報對比風險率」最差:回報是當94年買入,09年賣出之價格差異,風險則是期內價格之波幅率,用標準差方法計算。將回報除以代表風險之價格波幅率,得出回報對比風險率(returntoriskratio)。香港價格波幅率雖不算高,但回報相對風險則最低,甚慳皮。
作個比喻,假設投資住宅市場有如終身伴侶,你會找個時好時壞,持久力不足兼cheap友嗎?
鍾維傑
「地產得」獨立房地產分析網站
http://www.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