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中國移動(941)與浦東發展銀行訂立戰略合作備忘後,聯通(762)步其後塵,與交通銀行(3328)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全面合作,提高透過通訊網絡的金融支付服務水準,以及拓展銀行業務在通訊與電子商務領域中的應用。分析指出,手機銀行服務產生的收益,只會循序漸進,未必能短時間帶來顯著增長。 記者:黃偉強、劉美儀
據悉,雙方已在手機銀行、移動支付等創新業務上進行了嘗試,情況正如中移動與浦發行合作拓展的移動金融服務一樣,不同的只是中移要動用450億元入股浦發行兩成權益才取得。
與中移450億入股浦發有別
是次簽約儀式本周三在聯通北京總部舉行,聯通董事長常小兵、總裁陸益民及交行董事長胡懷邦均有出席,雙方均認為合作對增強雙方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電訊商先後入股內地商業銀行及訂立業務戰略合作協議,銀行界及分析員均表示,國內幅員廣大,手機使用的滲透率甚高,加強手機及網上銀行業務將是未來拓展趨勢,此舉對銀行及電訊商均可產生雙贏。
建銀國際高級分析師黎少霞表示,電訊商面對收益下降的壓力,開拓電子商貿及網上銀行、手機等服務,可增加收益來源,對需要拓闊中間業務的銀行界而言,發展商業對客戶(B2C)電子化平台,如處理網上購物或交收付款等,亦有利提升業界收費收益,擴大目前主要以清算託管、銀行信用卡及財富管理拉動的收費收益來源。不過手機銀行服務產生的收費收益佔比,貢獻只會循序漸進,未必能一下子帶來顯著收益增幅。
短期難有顯著收益貢獻
交行去年開始發展手機銀行服務,消息稱,現時手機銀行的使用率,已可替代約八成原本倚賴分行網點的客戶用量,發展步伐在內地大型銀行中具領先地位;交行目前推出的手機銀行,等同該行網上銀行的延伸,凡屬後者已能提供的服務,包括資訊查核、支付交易、買賣理財投資產品等,均可經手機進行。
隨着技術配套成熟。據悉,交行將繼續深化研究電子商貿的可發展領域,如透過手機支援,進行機票訂購、辦理登機手續,甚至交通運輸的車票充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