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銀行本周四重啟停發兩年的三年期央票,加強回籠市場流動性,通脹重臨的憂慮亦令加息預期不斷升溫。昨日財政部招標的三月及九月期記賬式貼現國債均未達到預定發行目標,為09年7月以來首次。國債出現認購不足,顯示資金面趨緊及加息預期日益濃烈。 記者:尹燕麗
國務院智囊之一的國家信息中心,其首席經濟師祝寶良修正其對加息預期,由之前預期在7月以前保持按兵不動,變成本月內有加息可能。
內地CPI恐升至4%
祝寶良的理據是房價勁漲和西南大旱,可能促使中國提早在本月加息,若房價繼續普遍上漲,人行可能必須本月就加息。他更預測3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可能低於2月時的2.7%,但物價可能在未來數月再度加快上漲,最高可能見4%。
加息恐懼籠罩下,財政部昨日發行91天期(三月期)記賬式貼現國債(無紙化國債)150億元(人民幣.下同),實際發行142.5億元,加權中標收益率為1.2757%;273天期(九月期)記賬式貼現國債200億元,實際發行174.7億元,加權中標收益率1.5418%。
央票利率一直是基準利率的風向標,人行重啟三年期央票,其2.75厘的中標利率與一年期央票發行收益率的息差偏大,亦顯示加息機會大增。信達證券分析師李建朋表示,三年期央票重啟後,人行票據發行期限上,三個月、一年期及三年期均已齊全,人行公開市場操作的空間和靈活性加大,同時意味退出寬鬆貨幣政策邁出一大步。
人行七周淨回籠9000億
為回收當前極度寬裕的流動性,人行公開市場本周淨回籠1100億元,連續七周淨回籠逾9000億元。其中有兩周的單周淨回籠量均超過2000億元,刷新兩年來單周回籠量新高的紀錄。
此外,銀行人士透露,財政部本月將代地方政府開始發行2000億元地方債,並於6月30日完成,每次發行量均超過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