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貿易政治暗戰未停

兩國貿易政治暗戰未停

【本報訊】人氣甚高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內先贏醫改一仗,若成功迫使中國修改人民幣滙率政策,將再勝一場。不過,這場中美「貨幣戰爭」不會永久休戰。因為奧巴馬仍要處理高企的失業率,以及如何降低龐大的財赤,當然中國亦不會「打不還手」,先作讓步的中國預料會要求美國,開放高科技技術予中國。

料促美開放高科技技術

人民幣是中國的主權貨幣,多年來未有間斷成為美國政客的「武器」。人民幣升值從來都不是單純經濟問題,尤其是中美雙方近期在滙率、對台軍售、達賴喇嘛以及谷歌撤離中國等事件,兩國交火不斷。
今次美國財長蓋特納突訪華形勢有點像05年,當時的美財長斯諾一再主張人民幣應立刻採取靈活滙率,而中國果然在當年7月對人民幣小幅升值,因此人民幣一直為中美「角力」的籌碼。
事實上,雙方在貿易、政治上的「暗戰」未間斷。中國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指出,美國本土低儲蓄、高消費的狀況,才是美中貿易不平衡主因。對此,其實美國也心知肚明,那為何仍對人民幣升值執意不放?
美國指摘中國操縱滙率,故意低估人民幣以獲取國際競爭中的優勢,造成美國國內企業倒閉、失業率上升,但事實上,人民幣滙率並不是中美貿易失衡的原因,美國早已不是日用工業品的製造國。
經濟學者稱,中美未來三個月將展開多個高峯會議,人民幣問題只是導火線,雙方將以此為籌碼,就一籃子問題展開角力,包括中國希望美國開放高科技產品,而非大量輸入農產品。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表示,中國是製造大國,但不是強國,今後必須依靠高科技提升傳統產業。曾經參與05年中國滙率改革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現在並沒有「內在」升值需求,但在未來的商談中,如果美國願意開放高科技出口限制,中國可能允許人民幣升值。作為回禮,中國也會承諾開放中國市場,出台鼓勵進口的政策,或派採購團去美國採購,因此5月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成為升值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