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香港中文大學醫科生鄺詠茵有深切的感受。在三年級那年毅然決定休學一年,跑到偏遠的非洲喀麥隆慈善機構當義工,支援孤兒及無助兒童及推行預防愛滋病工作,其間遇上軍隊鎮壓暴動及感染可致命瘧疾等經歷,她說這一年受苦多,獲益更多,人生上了寶貴的一課。
為孤兒就學籌募經費
詠茵中學時期已熱衷參與義務工作,07年機緣巧合下當上西非國家喀麥隆慈善機構NAVTIFoundationNGO的義工,主要工作包括為孤兒就學籌募經費,以及預防愛滋病教育工作。由繁華大都會走到貧乏的第三國家農村,吃的是以棕櫚油烹調的食物,平常生活也鮮有汽車代步,初抵埗時須克服並適應新環境,直至今天也承認「好辛苦。」
當詠茵試着去融入當地人的生活,也漸次發現一些都市人難明的現象。當地人傳統上早婚,青少年男女讀中學時有性行為很普遍,但老師們卻不斷向學生灌輸使用安全套無助預防愛滋病、安全套會留在女性體內等錯誤訊息,目的是不想鼓勵年輕人發生性行為;詠茵要耗費極大心力才能撥亂反正,向中學生重新講解正確性知識。
由於不懂法語,她曾被鎮壓暴動的軍人留難,以武器要脅她當街下跪;她也兩度染上非洲的風土病瘧疾,最無奈是在資訊落後的國度,兩個月才能與家人通訊一次。不過,最終協助百多名兒童就學,令她留下一個美好回憶,今年暑假到醫院實習的她,坦言將來有意加入無國界醫生等人道組織再救人。記者 蔡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