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之路:病人、家屬、醫護溝通不可缺

抗癌之路:病人、家屬、醫護溝通不可缺

由懷疑患癌開始,以至抗癌路上,病人及家屬與醫護人員的溝通是不可或缺,它包涵着語言、情感及行為。作為導航者,醫護人員透過這三方面的縱橫穿梭,建立信任與支持、提供合適資訊、及時照顧情緒和關注;令病人掌握治療的方向、目標、進度及參與,更能提升治療成效。
溝通是互動的,病人及家屬可以積極為覆診作好準備,包括:
‧攜帶筆記簿
‧準備家居記錄,把每一天的症狀發展、藥物的效用及副作用,以精簡文字或符號記錄下來,讓醫生更了解進度
‧預先討論病況,列舉大家的疑問,把最重要的放在前面先問
‧把互聯網搜尋回來的資料、道聽塗說的傳聞寫下來,向醫生求證
‧安排親友陪同覆診,幫助聽取及記錄醫生的解釋和資訊
‧每次覆診或出院後,把檢查結果、處方及進展,結集成自己的隨身檔案
當醫生提供不同的治療方案,病人及家屬可以在抉擇前,向醫生作以下諮詢:
‧各方案的預期效果
‧短暫副作用;後期副作用
‧所需費用
‧拒絕治療後果
‧為治療作準備;治療頻率及時間
‧治療期間是否要親友陪伴
若時間趕急或情緒緊張,未及向醫生表達關注,不妨向護士提出,他們是適當的倡導者,協助病人解除溝通上的障礙。就着一般癌症資訊或香港防癌會服務,致電:39213888,或瀏覽網址: http://www.hkacs.org.hk/。
撰文:香港防癌會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