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創業(291)公佈業績後搶高,其後數天只在橫行,昨日大市向好,稍升即回,只能平收。
去年華創盈利29.13億元,增長25.4%,於扣除投資物業重估及出售資產的影響後,股東應佔盈利為18.6億元,只增3.7%,每股盈利78仙,已派中期息14仙,將派末期息35仙,全年股息49仙,增長22.5%。中期息減6.7%,而末期息增40%,全年派息比率由53%升至63%,反映管理層對展望轉佳。
超市業務仍未達理想
主業的超市,去年首三季同店銷售減少2%,全年則微升0.3%,營業額增12.5%,盈利跌19.9%。去年經營店舖2800間,淨增200間,市場競爭激烈,增加促銷活動,對毛利率有壓力。超市的盈利貢獻為2.81億元,雖是主業,但遜於飲品業務的貢獻;而其他如中藝及華潤堂的零售,盈利更跌63.4%至1500萬元,Esprit銷售貢獻跌30%至1.38億元,列作已停止業務,並已協議出售。
飲品的貢獻成為首要,其中啤酒貢獻5.4億元,增長81.2%,純淨水貢獻增29.7%至1.44億元。啤酒銷量增15.3%至837萬千升,其中主品牌銷量增18.8%,佔總銷量86.5%,去年底年產能為1400萬千升,增加16.7%,純淨水銷售量增16.6%至159萬千升。
食品加工及經銷營業額減少2.6%,盈利貢獻增1.3%,此業務的持續拓展,相關業務已有改善。
投資物業的貢獻增加10.3%,投資及其他業務貢獻跌19%,持續經營業務的貢獻增11.5%,已終止業務包括Esprit及紡織業貢獻減少47%,只有1.25億元。
於持續重組後,華創核心業務為零售、飲品、食品及投資物業,營業額以零售為主,達359億元,而所作貢獻僅2.78億元,華創的主要發展集中於超市,今年資本支出約80億元,其中30%用於超市,計劃增加店舖250間,料今年同店銷售有低個位數字增長。
華創的經營超市,至今仍未能令人滿意,反映此業務的競爭相當劇烈,去年受經濟情況影響表現更差。自去年第四季至今,情況已有改善,而預期只有低個位數字增長,亦只能視作漸漸轉好,年來的增長,已轉而倚賴飲品,特別是啤酒,相信較為平衡。
華創昨收29元,核心PE37倍,息率1.69%,PE已是相當高,而超市的增長將成關鍵,市場對此期望甚高,亦可能是事實,但不應無條件接受,相信股價短期難有突出表現,需要按季看業績,在期望不高的情況下,仍可持有。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