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箭在弦重啟三年期央票鋪路升值

如箭在弦
重啟三年期央票鋪路升值

各大機構紛紛調高中國經濟增長預測,經濟過熱、通脹重臨的擔憂令加息預期升溫。人民銀行從今日起重啟停發近兩年的三年期中央票據,分析認為,此乃為上調利率或滙率「搭台」,加息已「準備就緒」。

陶冬:人民幣準備升值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認為,三年期央票是又一個「基建性」舉措,即為上調利率及人民幣升值作好準備。為防熱錢湧入,加息或在下半年啟動,但目前樓價飆升,為了控制負利率預期,提前加息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國泰君安分析師姜超也表示,重啟三年期央票是人行為加息及人民幣升值「鋪路」,一旦利率及滙率調整引來更多熱錢,人行便可通過發行央票收緊流動性。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師屈宏斌認為,目前加息條件已經成熟,本月就有可能加息。
人行公告稱,今日將在公開市場採用利率招標方式發行150億元(人民幣.下同)三年期央票,暫定每兩周發行一次,上次發行是在08年6月。同日人行還將發行750億元三個月期央票,發行量與上周相若。

3月CPI料2.6%負利率重臨

銀行交易員指出,未來三個月,最近發行的三個月央票和正回購操作將陸續到期,需要更大的回籠力度,所以人行重啟三年期央票,是提前做準備。消息刺激下,昨日銀行間債市七天期回購利率,一度跳升近10個基點;中國五年期國債招標也僅獲0.4億元追加發行,機構認購趨於謹慎;一年期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NDF)升至11周新高。
巴克萊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三年期央票凍結資金時間更長,是調節流動性更有利的工具。他認為,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至出現持續性的負利率時才會加息。
內地1月CPI按年增長1.5%,2月更達2.7%,創16個月新高;根據路透社、彭博資訊的調查,3月CPI料增2.6%,即連續兩個月超過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25厘,而首三個月的平均增幅也已大於定存利率,意味「負利率」時代正式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