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娜逝世,報紙順手盤點彈手女星,我馬上想起住在倫敦的詩人朋友─此人迷戀女士胸前肉團,除了封多莉芭頓為偶像,也垂注港台土產,我每逢見到報刊有相關報導,必小心剪下寄去,聊慰他在海外撞口撞面都是洋式巨乳之苦。對上一次剪報的主角好像是秦虹,文中提到昔日艷星近況艱難,收到後他喟嘆:「偌大的香港竟然養不起幾個肉彈,失禮啊。」
這次的點將錄,由古早的秦小梨到新鮮熱辣的周秀娜瑤瑤,統共列出佳麗十三人,囊括四五代鹹濕佬的春夢,波濤洶湧此起彼落,壓得人透不過氣。稍嫌煞風景的是以出生年份排列,忠誠粉絲目擊心目中的女神頭上冠着「60後代表」,腦海很難不浮起「垂垂老矣」這樣繪影繪聲的聯想,偉哥再犀利,恐怕也支撐不到勃勃的興致。此外抱歉的遺漏也不少,秦虹級數的輕性導彈遭忽略不足為奇,然而葉子楣葉玉卿雙雙榜上有名,怎麼冷落了同期咁高咁大的利智?李翰祥的風月隊伍邵音音單拖上陣,不見陳萍余莎莉白小曼芳蹤,呂奇系列由陳維英一婦當關,欠缺艾蒂凌黛。人露毛她們也露毛,人解胸圍她們一樣解胸圍,何以不明不白厚此薄彼?好在肉彈從來沒有公會組織,否則發起杯葛大細超,採取工業行動七十二小時不供應奶汁,個市都可以畀佢地搞到七國咁亂。
范麗缺席最不該當,原先以萬里紅作藝名拍正經戲的她,地位拍得住狄娜。另外電懋公司有一個夷光,知名度不若張仲文,但我對她印象深刻,一部《鶯歌燕舞》,一部《都市狂想曲》,尚未發育的基仔聞到合晒心水的camp味,殷勤將她誇張浮凸的曲線畫在拍紙簿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