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風景線:台灣民眾期雙英辯論 - 卜大中

台灣風景線:台灣民眾期雙英辯論 - 卜大中

台灣應不應該和中國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是台灣目前最重大的議題。馬英九及泛藍陣營都認為不簽台灣將不免邊緣化,最終走向經濟衰頹,民生凋敝,乃至窮途末路,難逃被對岸強勢統一的命運。可是泛綠則認為ECFA是中國設好的陷阱,簽了才會在政治上被死死套住而被統一。

讓民眾了解經合協議

台灣內部希望馬英九(國民黨主席)和蔡英文(民進黨主席)作一次公開的討論或辯論,讓民眾了解甚麼是ECFA。過去一年來,國民黨政府努力說明ECFA,但民眾還是聽不懂。國民黨責怪民進黨四處亂發不實消息,說會讓傳統產業、中小企業和農民破產失業;有趣的是,國民黨和中國同時否認,異口同聲說不會讓大陸農產品和傳統產業進入台灣。藍綠雙方各說各話,莫衷一是。
馬英九多次邀蔡英文辯論,但都被蔡拒絕。其實,蔡英文應該盡速與馬英九辯論ECFA,這是民進黨對人民的責任,也是監督執政當局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上周蔡終於點頭,雙英大約會在本月中下旬展開辯論。
總統不必去立法院接受質詢,所以立委無法直接面對總統質問;但是兩黨主席辯論,國民黨主席又是總統,就給了在野黨主席珍貴的機會,可以把對方質問得一清二楚,讓選民看看在野黨的實力與素質。同時,也是執政當局的機會,讓選民看看總統兼主席如何應對最刁鑽的質疑。雙英辯論成功的關鍵不在誰的口才好,誰的辯論技術高;而在是否經過辯難論證,可以讓多數民眾了解甚麼是ECFA,以及對台灣的利弊得失,作為是否贊成的參考。
執政當局為何始終無法讓民眾認識ECFA全貌?因為包括馬總統在內,沒有人確切知道簽署後的效果如何,因為我們從沒有過這樣的經驗,也是「摸着石頭過河」。但是,中國卻有與港澳簽訂經貿更緊密關係協議的經驗。台灣的經貿研究機構如果對中國與港澳簽訂協議後的效果與利弊,有過研究,現在就用得上了,不但可讓民眾了解,也讓我們的談判代表心裏有譜。可惜沒有這類研究。
台灣經貿研究機構也該研究為甚麼中國要和台灣簽訂ECFA,除了政治目的,它經貿的成本利潤分析是怎樣?為甚麼對台讓利?可惜沒有這類的研究。人民幣升值後對中台經貿的得失如何?與簽ECFA有甚麼相互的影響?可惜沒這類研究。每年花這麼多錢養的研究機構,到時候都派不上用場,慚不慚愧?台灣官學界對ECFA是典型的「不知己又不知彼」,怎能「百戰不殆」呢?

馬英九應該實問實答

蔡英文專長是國際經濟和法律,但在辯論前還是要作好功課,要提出自己和民進黨的觀點,展現民進黨對ECFA的研究超越國民黨;尤須綱舉目張,逐條質問,據理反駁,要問出民眾內心最深沉的疑慮。馬總統也須作好功課,實問實答,誠懇坦率。這次辯論其實是二○一二年大選前的資格考,將清楚看出誰夠資格競選下任總統。
馬總統不能患視覺窄化症,滿眼只有ECFA。民眾不是懷疑簽了ECFA,中國也不許台灣與他國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嗎?蔡英文可要求馬同時平行進行與中國和他國簽FTA,測試中國的態度。中國若壓迫他國拒絕,那麼兩岸簽ECFA就可能是個大陷阱。由於茲事體大,台灣民眾必須仔細聽聽雙英的辯論。

卜大中
台灣《蘋果日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