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女子「覺悟」超前 - 李怡

奇女子「覺悟」超前 - 李怡

奇女子狄娜去世,引起許多談論。儘管我的老友韓中旋與她有過一段不淺的交情,我卻一直與這名人緣慳一面。當年許多文化圈內朋友說她本人比上鏡更吸引人,我因未見過本人,故不敢置評。80年代時,她為亞視主持一個電視訪談節目,曾託監製邀我參加,我婉卻了。原因是聽過在香港的中共高層談到一些關於她的傳聞,更讓我覺得要敬而遠之的,則是當時剛出版中文版的《花花公子》上一篇〈訪問梁幗馨〉。
她回大陸訪問,應是文革火紅時代的後期。其時我與駐港的中共高層頗有些接觸,有人告訴我關於她在訪問大陸期間的行止,使我有點驚異。不過,最震撼的還是《花花公子》的訪問。其中真是妙語如珠。她說她支持中國共產黨,要回大陸「當螺絲釘」,只不過被新華社人員勸阻。她說她申請破產,其目的是要「表示與資產階級及資本主義社會決裂」,以此方式去充當「無產階級戰士」。(不是「破產階級戰士」嗎?)又說她同來自大陸的前運動教練馬益彰結婚,為的是證明自己的正義感,證明自己不追求財富名氣,要幫助一個窮國的人。
她的這種「無產階級覺悟」,已遠遠超過了我這個自1949年就受中共的社會主義思想陶冶的進步中年了。我怎敢領教她的革命意識呢?
據說這個訪問,是由當時的托派青年吳仲賢所做的。吳的革命意識也遠遠超越我們那時的傳統左派。
八十年代初,聽一位根正苗紅的左派青年說,所有香港人跟中共高層的聯繫,都比不上狄娜。她與當時的外貿部長李強的關係匪淺,與中共各部門的人際脈絡都非比尋常。顯然她的無產階級革命意識,也轉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意識了。我呢,自愧永遠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永遠無法「與時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