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傳統「嚟飲唔係為咗碗翅」

改變傳統
「嚟飲唔係為咗碗翅」

有怎樣的社會,就有怎樣的酒席。有準新人主張無翅婚宴,奈何家長以傳統體面為由,下令必須有翅。有準新人已獲家長諒解,實行以燕窩代魚翅,但酒樓卻加價4%至6%。現實說明,香港人還是那樣有翅無恐。

燕窩素翅成本較貴

將於今年11月結婚的盧小姐得知「魚翅婚宴。人情七折」群組後,表示想轉菜單,把紅燒翅轉為清湯羮,「親戚朋友嚟飲,唔係為咗你碗翅」。但徵詢雙方家長意見後,逼不得已放棄念頭,「傳統老人家想食翅,我改食上湯雲吞雞,係兩難局面」。對於人情七折,盧小姐表示「冇所謂」,並希望將來拒絕食翅的風氣可於香港盛行,老人家可接受無翅婚宴。
同在11月擺酒的環境教育工作者阿牛則成功游說家長,可以舉辦無翅婚宴。不過,當他跟酒樓商討菜單時,酒樓卻顯得不大鼓勵阿牛的保育概念。阿牛說:「我最初提出用素翅代魚翅,酒漊話素翅成本仲貴。跟住提出用燕窩代替,佢哋又話魚翅每圍只用五、六両,燕窩要用十至十二両,原價五千嘅酒席,每圍要加番二、三百蚊。」
只要堅守原則,擺酒不吃魚翅,其實並不困難。近日忙於協助國泰空姐談判的工會總幹事曾國豐,今年初小登科,擺酒時剔走魚翅。他說,這是他朋友圈子裏的慣例,沒有賓客會因此覺得有失體面。
另一位工運人士譚駿賢05年結婚擺酒,一名任職環保團體的朋友游說他,杯葛龍鳳鈪等金器,以示反對珠寶商對第三世界勞工的剝削。譚駿賢一不做、二不休,索性連魚翅也杯葛埋一份:「我同爸爸媽媽提出唔食魚翅,佢哋第一個反應係有啲愕然,然後就話冇所謂。」譚駿賢當年以燉湯取代魚翅,酒席價錢略減。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