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航運股可接力推上 - 熊麗萍

投資萍語:航運股可接力推上 - 熊麗萍

2010年快速地過了3個月,但期間港股的節拍卻相當緩慢及沉悶。若以第一季收市指數與去年底作比較,恒指及H股指數基本上沒有多大變化,同跌3%,而每日成交大多只有500至600多億元。
雖然恒指在季初最高曾見22671點,但1月中市況便由高位回落,而大多數時間是在20000點至21500點的區域上落,令大市顯得相當沉悶。惟幸市場對內地政府推動消費的反應正面,加上間中利用經濟數據炒作經濟復蘇,令不少內需(例如:汽車、家電、網絡遊戲)及貿易相關(例如:航運、出口)股有獨特表現。
不過,在大市波幅有限的情況下,首季獲豐厚利潤的機會不高,但選中板塊及掌握到入市時機者,亦有不俗的賺錢機會。
踏入第二季,首個交易天(上周四),市場氣氛突然有所改變,恒指在長假期前竟突破21500點,而成交亦增至近700億元,其中以中資重磅股明顯有追捧,當然,內銀股在今年初高位普遍回落兩成,調整幅度較恒指為大,而隨着業績及供股消息明朗化,股價連日反彈,與此同時,保險股則以中國人壽(2628)及中國太保(2601)的反彈較佳。但筆者並不建議現水平追入,不過,為免出現招商銀行(3968)供股細節落實後,股價急升的情況再現,暫建議繼續持有中資金融股。

短炒揀中海集運

內地將於本月16日推出股指期貨,由於投資者參與的門檻仍較高,而內地投資者利用指數期指是作為炒作或對冲工具,初期料仍是摸索階段,但大家宜密切留意股指期貨對重磅股的影響。
筆者估計中資金融股經過一輪上升之後,短期資金料流向落後航運、出口、電訊及本地地產股身上,從近期波羅的海指數已連日下跌,若陸續公佈的經濟數據偏好,航運股極有機會接力推上,其中以中海發展(1138)、中國遠洋(1919)較值博,短線則以中海集運(2866)炒作幅度較大。
本地地產股則視乎復活節假期間的樓盤銷情,但由於普遍股價仍處於高位,只宜候調整買入。
筆者早前推介的京信通信(2342)、中興通訊(763)、聯想集團(992)及中芯國際(981)股價再升,候調整仍可在第二季繼續買入。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