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看過DannyWay乘滑板飛躍長城,第一跳先刮到台邊,嚇壞!滑板被列為X-Game運動,X-Game即「極限運動」,可知跌斷手腳乃家常便飯。手指滑板則不同,單手的五根手指就能模仿所有滑板運作,如世界冠軍TimoKranz,也是受了重傷才在家練就一手Fingerboard奇技!
記者:何兆彬
攝影:梁細權
Leo(左)
香港好手,19歲,接觸手指板5年,約會玩50種招式。「所有動作都建基於Ollie之上,這一步學不會就很難學下去!」
TimoKranz(右)
德國柏林人,33歲,現任手指滑板世界冠軍,喜歡從真實滑板中吸取招式靈感。留意他Tee上寫着:「手指滑板毀了我一生」。我問他是否認真的,他答這Tee是做給玩大滑板的人穿的!
從大板到手指板
TimoKranz來港,是為了在杏花新城舉辦的全港第一次手指滑板大賽擔任評判。比賽已於上周六完成,但就算你當日有到場,都未能一睹Timo神技,皆因他只擔任評判。而在比賽前,本報有幸訪問這位現任世界冠軍,並欣賞Timo即場示範多種技巧。
「我玩滑板已超過20年,玩手指滑板也有20年了,但懂得玩Ollie只有10年,因此認真做Fingerboarder也是10年。」Timo說:「因為玩滑板身體受傷太多,有一次膝蓋因受傷,有兩星期不能落地,於是開始玩手指滑板。」我問Timo是否完全放棄了滑板,他說也不是完全放棄,「我可以做些簡單動作,玩些簡單技巧,僅此而已!」然則,他也沒有離開這個圈子,如今他既是一名專業手指滑板好手(擁有自己的團隊,由品牌Blackriver贊助),也是德國柏林滑板品牌radioskateboards的銷售人員,一身數職都與滑板有關。
Timo介紹自己時,談到玩手指滑板已有20年,然而,頭10年手指滑板出現時,品牌只是把它當作匙扣出售,也不知怎的,後來就有人發現了手指滑板原來一樣可以做出跳躍(Ollie)動作!「手指滑板永遠都是跟着滑板的,因為七十年代先有滑板匙扣,之後人們把它拆下來玩,但不是很多人會玩!大概在1999年,有個牌子叫TechDeck,是它率先推出手指滑板給人玩的,那時開始,人們可以用廉宜的價格就買到手指滑板,就開始多人玩,然後大家鑽研技術,這都是10年前開始的!」
Timo熱身
Timo說他喜歡的招式都是由真滑板改過來的,如這是基本Handplant,滑到高處時以手夾板,轉個圈再向下滑!
Timo獨門3招
1.TheHandplant
加速,Ollie跳起,以食指中指承住滑板再把板拋到地上滑行。真實的滑動Handplant,是滑到高處後,用單手撐地,轉圈再落地,手指板是變奏版。
2.Boneless
用後腳把滑板彈起,接在手上,然後再拋到地上繼續滑行,此滑板動作給Timo改動在手指板上,他以食、中及無名指把板夾起,變得十分搞笑,他說:「這招不難,但我喜歡!」
3.TheSweeper
加速,Ollie跳起,然後以手指公承住滑板!之後他再把手指跳到滑板上,繼續滑行,好難的動作。
Ollie絕技兩日學成
至於他,是怎樣踏上冠軍之路呢,說來十分好笑!
「從前我以為自己是世上唯一玩手指滑板的人!有一年我搬到德國某個只有500人居住的小村子,那兒只有農夫,而我便是村裏唯一玩滑板和手指滑板的人。後來我搬到柏林城中去,認識了Blackriver-ramps的人,才知還有很多人玩手指滑板!」說來誇張,也許只是表達他那段日子的苦悶吧,皆因Timo的Ollie(基本滑板跳躍動作)也是跟朋友學的,怎會以為自己是唯一?「當年我玩滑板受傷,卧在床上,聽朋友說有新的手指滑板到了,就打給城中的滑板店,那店員就問『你會不會玩Ollie?』我說不會,他就在電話裏教我,首天怎麼做都做不到,但第二天我就想通了!」約10年前,朋友送過記者一支手指滑板,本人試了幾天都學不會!我問Timo兩天學會,算不算快,他答:「如你知真正的滑板是怎去玩,那麼學Ollie就會容易一點,它是先用後手指向下壓,再乘勢而上,若初學先向後拉會易一點。」他補充:「我認識有人2-3個鐘就學曉。更有個彈琴的小朋友,手指靈活,玩一玩就上手了。」
當年學會了手指滑板,Timo瘋狂的玩,房間都是手指板、跳台等,「父母常問:你怎麼不做功課呀!父親更說:去找份正經工作吧!賺點錢吧!但我還是繼續玩,後來上了電視,上了報紙,他們就不講了。」去年,他參加世界大賽,「我是比賽當晚的MC,本來參賽只是貪玩,後來進了決賽,我說不成呀,我怎能自己又做MC又比賽,就找人替我當MC。」
無痛平玩撚得起
據Timo說,真正的手指滑板潮流始於1999年,那一年有品牌推出正式的手指滑板產品,「而開始流行,是在2003年,那一年我們有全國比賽,之後幾年是沉靜了一點,到08-09年開始又全球流行了起來。」Timo說話很直,他說,論世界水準,一定是德國最高,他們有很多隊伍,也發展得最悠久,甚至街上會有水泥做的FingerboardPark(手指滑板公園),「大概一米乘二米大吧。就像你有球場,就有人去打波一樣,有了這些,德國人袋中隨時都有手指滑板。」他回想,當初手指板出現時,跳台等等,都是他們這些狂迷自己用木DIY做出來的,如今都有成品購買了。
然而,就是沒這些跳台,手指板一樣可以玩,香港好手、也正是今屆香港手指滑板賽冠軍的Leo說:「基本上有塊手指板,再找個筆盒已有好多技巧可以玩。」他解說,平價手指板全用塑膠造,約$30就有一塊,最好的是用楓木造,因富彈性可練高技巧,貴的約售$200,「要玩得好,就要用木造的。」Leo之所以迷上手指板,他說是由於手指板不會受傷,也較易掌握,但花式同樣千變萬化,永遠學不完。他更在深水埗區開了間手指板店,聚集了一群狂熱分子,如今香港愛好此道者,約有一千人。
Leo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