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身邊或許認識一些熱愛跑步的朋友,他們無論怎樣忙碌,都必定會抽空去跑步,這種熱愛跑步的現象,運動科學上稱為「跑步者愉快感」,英文是「runner'shigh」。
引起「跑步者愉快感」的物質,稱為「安多芬」或「腦內啡」,英文為endorphin,意思是指由身體內部釋放出來的類嗎啡生物化學合成物激素,它與嗎啡或鴉片劑等有同樣的止痛和欣快感,也常被稱為天然的止痛劑。
其實,安多芬於1975年才被發現,當其時由兩位學者從豬隻體內首度發現出來。而早期有關安多芬的研究,則較多利用動物來做測試。直到2008年,由於電腦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Scan)的掃描技術成熟起來,科研人員才掌握大量安多芬的數據,並由德國科研人員確認出「跑步者愉快感」的學說。
Runner'shigh的學說於80年代開始流行,運動學者意圖尋找出人們喜歡運動的原因。原來進行長時間持續運動,安多芬會從體內的腦下垂體和丘腦分泌出來,它產生止痛和興奮的作用。
研究指出,持續運動如跑步或踏單車,局部肌肉內的微細組織會出現損害,而身體從劇烈運動之中釋放出安多芬,其原因有二,一是減低肌肉組織的痛楚;二是產生欣快的感覺,讓身體可以繼續跑動,避免受到自然界的傷害。一般而言,「跑步者愉快感」維持約12小時。
文:雷雄德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