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為了優質生活? - 林夕

都為了優質生活? - 林夕

還住在港島區的時候,每天都對着那條舊飛龍,一想起這個「香港品牌」的造價,便審計署上身,為甚麼要那麼貴?甚麼叫影響維港的港容,甚麼是對不起觀眾的臉,捨此龍其誰。
誰知朝夕相對,彩龍慢慢融入萬家燈火裏,竟變得順眼了一點,審美標準原來也就這麼容易給「河蟹」掉,或是五色令人目盲,越多不和諧的色調混在一起,就成了一堆渾水,不分好醜了。
所以現在飛龍翻新,成為代表新「香港品牌」後,便得更挑剔,更小心,以免再度因習慣而變得無所謂。特別是財政司司長宣揚這神獸所代表的香港核心價值,值得我們找一下碴子。
香港的核心價值,久不久就有團體提出個名單,上次還只有四項,這次官方定案的價值,增了些又減了些,得出五項,包括自由開放、積極進取、追求卓越、勇於創新及優質生活。
在內地「普世」二字已成禁字,因此不見了一些普世價值,意料之中。還有自由開放,算是斗膽之作,且看龍吐獅能否讓谷歌谷鴿在此落地生根,便知道這是否紙糊的龍。讓人混淆不清的是有了「積極進取」後好像隨口湊數,多添個「追求卓越」;進取所取,不是卓越,難道會是平庸?又凡追求卓越者,雖不一定為創新而創新,又豈會怯於創新?好了,將就點,前四項就算是一種價值觀,到「優質生活」,無論如何詮釋何謂優質,始終是抱持前幾項價值觀帶來的成果,優質生活也成了一種價值,還要是核心?真正的核心價值,自會延伸發展出其他價值,所以求準不求多。最新的香港核心價值,不見核心,有些甚至只是做事的態度而已,莫非就是想我們渾忘了心與價值觀,不管以何手段,有了優質的生活,就目盲於五色中?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