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急升 每平方米賣7萬元墓地貴樓價3倍 民眾嘆「死不起」

價格急升 每平方米賣7萬元
墓地貴樓價3倍 民眾嘆「死不起」

「生時做房奴、死時做墓奴!」面對近年內地墓地的價格急升,每平方米動輒要3到7萬元(人民幣.下同),比每平米住宅樓價貴三倍已是閒事,難怪民眾大嘆:「死不起!」如此怪現象不但讓炒墓族興起,更有人未雨綢繆,預先買定墓地,「活死人墓」在墓園經常出現。

清明前夕,廣東有民眾分享他為逝者尋找墓地的經驗,花費嚇人。他尋找一個約一平方米,地段、座向一般的墓地,墓園竟開價18萬元。

內地媒體以漫畫諷刺內地民眾死不起。互聯網

漫畫諷刺內地民眾生時做房奴、死後做墓奴。互聯網

「生時做房奴 死時做墓奴」

他於是走後門,花近4萬元,買到的只是一塊地,逝者「住進去」前,他還要花上萬元裝修費,每年更要花150元管理費。折騰之後,他大嘆:「現在還真不是死的時候,因為死不起!」
這情況不但在廣東出現,在內地很多城市比比皆是。廣州一手樓平均樓價每平方米1.1萬元,墓地每平方米則高達4萬元;北京市六環路內住宅每平方米要2萬元,墓地叫價已達7萬元。在北京各陵園,墓穴還可高達30萬元甚至上百萬元,而較高價的骨灰盒可達數千元甚至數萬元。陰宅貴過陽宅,不禁讓人感慨,生前是房奴,死後還得做墓奴。
為何會出現這怪現象?長春一個公務的管理員說:「墓地也是一種商品,土地資源稀缺,稱墓地資源寸土寸金絕不為過,墓地價格貴過住宅也是正常的!」熟悉內地墓園業務的人士則認為,樓價升跌會受政策調控影響,但墓地的價格則沒人調控,升幅比住宅高絕不是奇事。
與樓市一樣,不少人預期墓地價格上升,也會先買入墓地,留待日後使用。深圳公益墓園不少已賣出的墓地長期空置,令不少想買地安葬先人的民眾不便。不少投資者更認為,墓地市場前景龐大,引發炒墓族和墓地投資業。有北京投資者稱,幾年前當地的墓地一般都是五、六千元,但近年價格急升,最便宜的也要5萬元,7萬元的已是常事,若當初買了墓地的現時沽出,已經大賺10倍。

殯儀業成暴利行業

面對墓地價格急升,當局未提措施,如壓抑樓市般打擊墓地價格過高問題。廣東省民政局昨稱,將會推動殮葬服務等措施,以免出現貧困弱勢群體死不起的現象。上海當局則提倡樹葬、海葬等方法,改變民眾殮葬方式。
據報,殯儀業已進入「中國十大暴利行業」之列,其利潤率最高達10到20倍,甚至遠遠高於房地產業。難怪民眾直言死不起,是繼買不起房、看不起病後的又一座民生大山。
新華網/《深圳晚報》

殮葬市場龐大 全國年花934億

死無葬身之地,是罵人的一句毒話,可是在內地卻真的變成了現實:死不起,火化一個一萬幾;葬不起,墓地幾萬一平米。今天中國老百姓往往為死不起而犯愁。繼房奴後,墓奴成為另一大社會現象。有輿論呼籲,政府應像調控樓價那樣,加大力度調控墓價。
據民政部的統計顯示,2008年中國死亡人口達934.8萬人,如果按照每具遺體平均1萬元(人民幣.下同)消費計算,中國每年殮葬消費額近934億元,難怪湧現一批批墓產商,即墓穴生產商。
有輿論批評,政府對於墓價飛漲視而不見,並呼籲應像調控樓價般加大力度調控墓價。在樹葬、網葬未普及情況下,墓葬應由國家統一形式,根據地勢分類,滿足不同民眾需要。
廣東《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