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徐展堂多年來一直在政治舞台的幕後,擔當紅頂商人長袖善舞的角色。有傳聞指他的家族與中方早結淵源,無論如何,他多年來透過做生意、捐贈古董及慈善捐款,在政商界廣結人緣,建立了深厚人脈關係。
促成馬卓安六四後訪華
與徐展堂合資在舊中銀頂樓創立私人會所中國會的鄧永鏘曾透露,1991年6月徐展堂與他曾到英國,秘密會見了當時的英國首相馬卓安。當時中英關係因六四事件而陷於低潮。徐展堂游說馬卓安與中國總理李鵬見面,化解困局。當年9月馬卓安訪華,成為六四後首位與李鵬握手的西方領袖,中英雙方之後也簽訂了新機場諒解備忘錄,令新機場工程得以展開。
有報道指徐展堂早年向英國博物館捐贈了大批古董,廣結善緣。他與馬卓安的密會,便是由一位英國商人穿針引線,而徐展堂其後也向馬卓安所屬的保守黨作了130萬英鎊(約1,500萬港元)的政治捐獻。
徐展堂自此深受中方器重,成為親中紅人,92年獲委任為港事顧問,93年更獲委任為全國政協常委。1996年掌管不少敏感資料的前人民入境事務處長梁銘彥突然被迫提早退休,引起極大政治風波,有傳聞指英方查出他與中方有不尋常接觸,其中與徐展堂更是關係密切。
回歸後為兩岸統一出力
回歸後,徐展堂在幕後仍然活躍,為兩岸統一出過力。他在台灣有很好的人脈,與藍、綠營政客都關係良好。2001年當時仍是台北市長的馬英九訪問香港,亦特別抽空與徐展堂午膳,是馬訪港期間的唯一私人宴會。
2005年一批政經界人士成立親政府的智經研究中心,為政府政策製造有利輿論,有報道指徐展堂是智經背後的主要財政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