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網絡:Google退場的啟示

科技網絡:Google退場的啟示

Google撤出中國,揭露跨國外資企業在中國營商的困局。過去數年,已有不少科網外企,包括全球數一數二的雅虎和eBay,也先後在中國市場觸礁,能夠從中倖存下來的實在沒有幾個。

其實外企進入中國,成績不一定差。除了本身經營者必須了解市場口味和中國文化,這與行業特性亦不無關係。

交出機密技術換市場

科網外企技術的高低,並不是致勝關鍵。暢銷書《來生不做中國人》的作者鍾祖康(圖)認為,相對於某些行業,中國政府把科網行業視為關乎黨之生死存亡的敏感行業,因而實施高度干預。從這點看,外國科網公司除非徹底地跟中國政府合作,否則只能做陪跑或花瓶。
其實,在華發展的科網外企,也有極少數成績斐然。以思科(Cisco)為例,其成功之道是積極參與中國政府的「金盾工程」,不吝嗇地交出機密的尖端技術,協助中國政府達到過濾和自我審查,換取在中國市場站穩陣腳的籌碼。

外企得承受輿論壓力

鍾祖康指出,Google創辦人承諾「不作惡」的宗旨,與中國的本土科企大異其趣,本土科企只是在體現當前中國「為求富貴無所不為」(get-rich-at-any-cost)的精神,如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曾表明:「願意提供中國政府所要求的任何信息。」鍾說:「在一個極權統治的腐敗社會中,前者焦頭爛額,後者如魚得水,本屬自然。」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方保僑認為,部份的中國本土科網企業,例如騰訊和新浪,其實本身在產品和經營方面均做得不錯,掌握國情和市場口味的能力亦較強,成績較外來的企業好亦不無合理之處。社交網站如Facebook被防火長城擋在外頭,間接造成同類型的本土社交網站毋須直接與之競爭。
另一方面,中國本土科企抄襲外企和侵犯知識產權的報道屢見不鮮。社交網站開心網,無論功能或介面均與Facebook有九成相似;此外,百度的搜尋器設有音樂搜尋功能,讓上網者輕易地全首下載到電腦,這是Google不敵百度的其中一個主因。
鍾祖康指出,中國本土的科企優勢,在於可以完全不受國民輿論壓力,亦毋須理會國際社會的規範,而國際社會對其亦無甚期望,因此能夠肆無忌憚地侵犯外企的知識產權;相反,來自西方國家的科網外企如Google,其經營者若公然侵犯知識產權或與中國政府同流合污,將面對其所屬國家的自由力量及整個國際社會的批評或追究。

群雄撤兵
科網外企敗陣史

Google撤出中國,揭示跨國外企在中國營商的困局,其實在Google之前,已有不少雄霸一方的科網跨國企業,先後在中國市場觸礁甚或沉沒。
有着強大技術優勢的雅虎,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科網外企之一,可是經營多年,成績依然不敵中國本土的新浪和搜狐。最後搜尋引擎業務也被百度和谷歌拋離。05年10月,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所有資產,雅虎因而取得阿里巴巴40%股份,後來在阿里巴巴來港上市時更獲利不少。07年5月,雅虎中國正式更名為中國雅虎。

Facebook及YouTube望門興嘆

另一家網絡巨擎eBay在03年以1.5億元現金,併購當時中國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拍賣網站——易趣,推出收費的eBay易趣。成立不久,即被阿里巴巴的淘寶網以免費拍賣服務狙擊,最終要與TOM合資成立新易趣,黯然退出中國市場。
即使強如微軟,也是遠遠落後於騰訊、新浪、搜狐及網易等本土公司。而網上流量分別在世界排名第二及第三的Facebook和YouTube,也由於受到防火長城的阻隔,連進入內地市場的入場券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