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上海世博 只見做騷不見開放 - 李平

蘋論:上海世博 只見做騷不見開放 - 李平

上海世界博覽會昨日進入倒數30日,當局除舉行最具中共特色的誓師大會、宣稱已做好準備外,也繼續大做公關騷,包括同意香港立法會議員在5月初訪問上海並參觀世博會。但是,從邀訪時間的選擇,到對傳媒採訪的刁難,再到對當地市民生活的限制,都看不到今次上海世博所要展示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只讓人看到北京奧運恐懼症的翻版,看到上海並未具備成為國際都市的風範。
中聯辦安排立法會議員在5月五區補選前參觀上海世博會,顯然有意將已辭去立法會議員、令內地當局最頭疼的社民連成員排除在外,同時營造中港和諧氣氛,以影響五區補選。否則,以上海世博會會期由5月至10月,大可在立法會補選後才安排全體議員訪問上海。
與此同時,上海當局聲稱,世博將比照北京奧運開放給海外傳媒採訪,將向境內外媒體「提供優質、精細、專業服務」,但上海有關部門對一些境外傳媒的採訪申請一直置之不理、拖延不辦,再以未獲准採訪為由,阻撓記者到當地採訪。如此行徑,豈是一個開放的社會、負責任的政府所為?
與此同時,上海當局聲稱,感謝市民為籌辦世博作出的奉獻,將向市民贈送門票及車票,但市民連購買菜刀和水果刀也要實施「實名制」,即要出示身份證及登記,早前有政協委員提議世博期間市民「搭地鐵不帶包」,近日又傳出當局仿照北京奧運在的士安裝竊聽器,維權人士、異見人士更受到恐嚇和管制,如此防民擾民,顯示上海世博已染上京奧防民眾甚於防恐怖分子的恐懼症,豈不是對世博主題的諷刺?
2008年北京奧運和2010年上海世博,是中國向世界展示實力的兩齣重頭戲。為舉辦今次世博,上海斥資4,000億元進行配套的市政建設,園區建設和營運要花286億元,還要拿1億美元資助發展中國家建館參展。但是,世博這類中共趨之若鶩的面子工程,在歐美國家眼中早已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美國國會基於過於頻繁的展會已失去政治和經濟意義,在1991年通過法案,禁止政府用納稅人的錢參加世博等展會。
中國當局動輒以中華民族的百年期盼為號召,堂而皇之,但就算展館如何美侖美奐,一個限制傳媒採訪、一個侵犯居民權利的世博,所塑造的上海形象又是甚麼?又會帶給上海甚麼利益?無怪乎內地網民譏諷,上海世博會是SB會(SB,既是世博的拼音字首,也是罵人為儍瓜的口語);無怪乎他們譏諷,舉辦一個成功、精采、難忘的世博,只是愚人節的笑話。
儘管在中央支持下,上海在建設貿易、金融、航運和經濟「四個中心」上大有進展,一些營運數據甚至已取代香港的「一哥」地位,但是,沒有開放的心態,沒有保障開放的制度和法律,這種觀念和體制上的「殘疾」,顯示上海遠未具備取代香港國際地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