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了,我們還等甚麼? - 果醬

春來了,我們還等甚麼? - 果醬

政府施政失德,激發民怨,市民發脾氣,本是無可厚非。然而一鼻孔出氣的官員政客卻不思己過,反而指摘市民的舉動是破壞社會和諧的行為,無助改善目前困境。要解決問題,必先以溫和的態度,在既定的模式下,政府和市民才能理性討論,達至雙贏局面。
類似的聲音,你我總不會陌生。上至國家喉舌,下至親中政客,都表示「有得傾」,然而事實又是否如此?

傾談過後得個桔

看看校園驗毒,民間反對的聲音從未間斷。由諮詢到大小論壇再到網上討論,差不多各種能向政府反映的溝通渠道都用上了,但政府只取順耳的意見,傾完,還是強行計劃。結果事實證明了,計劃並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又如菜園村。自從高鐵橫空而出,村民已即時表達清晰而合理的意願,就是不遷不拆。政府代表的邱誠武及鄭汝樺等官員皆表示和村民「有得傾」。但講來講去,原來都係要搬。
再例如普選,官員一貫表示有得傾,唐司長更提出「以對話代替對抗」。於是,民主黨以天真代替抗爭,堅持傾偈傾出普選。終於在和林瑞麟會面後發現,傾完還是得個桔。而他們組成的終極普選聯盟,新近提出的普選方案,亦即時受親中派系所拒絕。
以上諸例,都反映出政府所謂的理性討論,不過是要叫救命的人主動放棄聲張求援,然後逐一宰割的藉口。在這個必先引起社會關注、政府才會重視的社會裏,受害而不吶喊掙扎,死了也沒人知。

至少一人讓一步

傾,是有商有量。即如勞資談判,像新近國泰空姐計劃復活節罷工,行動前也會開出談判籌碼。假如資方表示願意磋商,那就算開出的條件未能如願,也起碼是一人讓一步。此為之傾,傾才有意義。如果所謂的傾是你有你講,但講完一切照舊。只有你在讓步,講完等於無講,那,傾來作甚?
談判破裂,其實還有後着,就是真正能給對方造成壓力的工業行動。假如國泰不讓步,空姐便會罷工。罷工是破壞社會和諧嗎?絕對是。然而在文明的社會裏,誰都會明白這是一種抗爭不公平現象的良性破壞。要破壞的,不是社會的表面和諧,而是內裏造成不公平的核心。面對港府接二連三的政治失敗,有得傾,無得變,春天又來了,我們,還等甚麼?

果醬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