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教聯合會將向港府爭取,讓舊曆2月15日道祖誕成為法定假期。李耳老子在天有靈,會怎麼想呢?首先被封為「太上老君」受香火膜拜,然後忽然有了個生日的日期,然後再有徒子徒孫為他爭口氣,以一個法定假期來彰顯其地位。老子大概不在乎有沒有人為他做生日,要爭這個面子,證明《道德經》還沒有唸好,即使爭到了,未必是寵,最大機會是把別人的生日或別的節日,從固有的法定假期中給擠出去,都忘了向善於居下的水學習了。
最有趣的是道教聯合會主席表示爭取不到「正日」,別的日子也可。老子生於何年何日,只有天曉得,連先於孔子與後生於孔子,在學術界也各有說法,當年胡適與馮友蘭大書中國哲學史時即有一番爭論,還說甚麼「正日」生日?當然,1月也曾是基督的正日生日,教廷最後才將之定為12月25日。
再說,今朝孔教當道,有民建聯撐腰之外,政府還打算把黃大仙附近的一幅地建一間孔廟,孔聖人還沒撈得一個公眾假期,老子才不理會有假無假是寵還是辱。至於政府,考量的重點除了平衡各宗教習俗之外,重中之重不是公眾假期的日數,而是法定假期造成的經濟損失,老子心中只有生產總值,管你二千多年前的老子是誰?
除非道教團體能爭取到政府額外開恩,在十七天公眾假期外另新假,才算為民請命,有助港人有閒心閒情看一下莊子的〈養生主〉,知道養生養心,並非做做做,給一座獅子山壓碎了精神生活。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