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明愛醫院把手術刀片留在病人體內事故言猶在耳,伊利沙伯醫院再犯同類嚴重錯誤。一名女病人前日接受胰臟腫瘤手術時,醫護忘記把一塊用作輔助縫針用的銅板取出,直至護士核實工具數目不符,四處尋找並為病人照X光後才發現,當時病人已蘇醒,須再麻醉翻開肚皮,病人慘被開多一刀,目前在深切治療部留醫。醫學界及立法會議員直斥犯錯匪夷所思:「咁大塊銅板都留得低?」
記者:梁洵瑜
本報獲悉,在伊院A4外科女病房的病人前天早上接受胰臟手術,須剖開腹部,但負責點算儀器數目的護士發現遺失一塊輔助縫合傷口的銅板,在手術室內四處翻查,直至為病人照x光才驚覺銅板仍留在病人肚內,需重新為病人開肚取出銅板。院方昨日接見家屬及致歉。
X光檢定在病人體內
該院發言人接受本報查詢後,昨晚深夜公佈事件,證實一名72歲患胰臟腫瘤的病人,前天早上10時半開始做手術,直至下午5時許完成,但醫護覆核手術工具時發現缺少一塊用作輔助縫合傷口的銅板,即時尋找並懷疑留在手術枱或夾雜在手術用過的消毒布中,其間麻醉科醫生已為病人進行復蘇程序,但仍未找到銅板。故安排病人接受x光檢查,確定銅板仍留在病人體內。
院方即時向病人家屬解釋,並安排病人晚上8時再做手術取出銅板,病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醫,情況穩定。醫管局已收到該院的事故呈報,會展開調查。初步估計在事件中,手術程序有進一步改善空間,同事間應有更緊密的聯繫。
外科醫生解釋,胰臟手術需在腹部開刀,手術完成並縫合肚皮時,為免縫合時觸及腸臟,「會攝一塊銅片係腸同肚皮嘅中間,等縫針嘅時唔會縫埋啲腸,正常做法係一路縫一路褪塊銅片出嚟,直至成塊褪晒出嚟,所以好難會出錯」。他指銅板屬軟性金屬,具彈性,可以扭曲,也有不同大細,「好似大啲嘅雪條棍咁,有兩、三吋長至成呎都有,真係好少會留得低」。
由護士核對手術工具
現時手術規定由護士核對外科工具,「如果數唔齊,就一定要搵清搵楚,如果係留喺病人度(體內),就即刻再開肚,所以一般都數齊晒至畀個病人醒,以免病人要再麻醉一次」。
立法會議員李國麟批評事件涉嚴重犯錯,「咁大塊銅板都留得低?」外科醫生兼立法會議員梁家騮也感到非常驚訝,批評涉事的醫生「極之大頭蝦」,因銅板面積很大,若即時發覺錯誤,銅板令病人出現感染等風險不大,但院方必須徹查事件。
李國麟:明顯人為錯誤
【本報訊】針對伊利沙伯醫院醫護人員將手術儀器的銅板留在病人肚內的事件,身兼醫管局董事局成員的醫護界立法會議員李國麟直言,事件明顯涉人為疏忽,要求醫管局盡快調查,若證明事件涉員工疏忽,必須懲處。
若員工疏忽須懲處
李國麟指出,手術儀器的銅板有一定體積,不會輕易被遺留,「咁大塊銅板留喺病人個肚度,好明顯係人為錯誤。」他質疑事件或涉系統程序出錯,「手術完成後,醫生同護士會各自點算儀器刀片,醫生先至會閂埋病人個肚,但今次可能你有你點算,我有我閂埋個肚,咁少咗塊銅板都唔知。」
李批評,公立醫院接連發生兩宗醫護人員不小心將手術儀器留在病人體內事故,事態非常嚴重,醫管局必須盡快調查事故原因,「若係員工疏忽,就要作出懲處;如果係系統程序有問題,咁醫管局就要檢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