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製造業反彈加息升溫

內地製造業反彈加息升溫

【本報訊】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昨發佈3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5.1,為今年連續兩個月下跌後反彈,並保持13個月位於50以上(代表經濟擴張)。同日公佈的滙豐中國PMI為57,乃6年來第三高位。強勁數據令內地加息及人民幣升值預期升溫,四大經濟專家齊唱快將加息。

PMI3月55.1續處擴張

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師屈宏斌預測,數周內人行將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及啟動加息,理由為PMI顯著擴張,加上出口強勁增長,預計首季GDP或超過11%,經濟過熱及通脹風險或促使中央進一步推出收緊政策。瑞銀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亦認同,4月可能加息;中信嘉華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亦指,若本月15日公佈的GDP增幅超過10.5%,本月就會開始加息。
不過,巴克萊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稱,內地將加息但步伐不會急,人行將繼續控制銀行信貸,通過公開市場、存款準備金率及窗口指導來控制流動性。預計到第二季後半季CPI升至3%時才會加息。
內地透過加息控通脹似勢在必行,全球經濟邁向復蘇亦令中國有條件退市。汪濤指,目前貨幣政策仍會保持收縮狀態,不會有轉向,寬鬆的貨幣政策正在退出。
3月官方PMI錄得55.1,較2月高出3.1個百分點,所有分項指數亦上升。其中,海外需求上升,令生產指數、新定單指數、採購量指數均超過55,購進價格指數更高達65.1,通脹壓力進一步顯現。

摩通︰經濟結構更平衡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兼主席李晶指出,中央刺激政策、出口反彈及低基數效應令工業利潤顯著增長,並已回復危機前水平,但中國製造商仍面臨工資上漲、原材料漲價等壓力。她預測,今年出口、投資、消費對GDP的貢獻分別為0.4%、5.1%、4.5%,經濟結構更平衡。
不過,由於今年首兩月PMI有所回落,國務院發展中心研究員張立群擔心,需求增長和企業定單增長前景還不明朗,故增長態勢能否持續還需觀察。
另外,滙豐PMI擴張之勢則顯著,與歷史高位僅差0.4個百分點,今年首季增幅更是歷來最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