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的《生命裡的家常便飯》出版了一段日子,坊間的宣傳也多,看來銷情不錯。我最近才細細翻閱,發現這就是第一代香港女人的模板(template)。借用這個電腦用語,說的是人生可能也有一種格式,方太的故事當然是方太的,但也是千千萬萬的第一代港女的家常便飯。
早婚,丈夫不顧家,一個女人拉拔幾個孩子長大,獨自撐起門面。出外工作,靠着最拿手的功夫,建立起自己的事業。苦是有夠苦,卻覺得都是應份的,從來不知道可以「呷苦」。來不及回望,只懂得咬緊牙關向前走,直至老來,咦才想起都為別人而活,但都不打緊了,只要看見兒孫安安樂樂,自己的遺憾輕輕略過。
這個template,第一代港女通用。但方太成為模範,大抵因為她的勇敢,敢於離婚,敢於爭取自己的權益,她就是陳太所說的:thinklikeaman,worklikeaslave代言人。
上一代做女人,做方太或陳太,都要十八般武藝,內外兼備。男人不是窩囊廢,但總不及女人的全能。日子不過是柴米油鹽,生活不過是粗茶淡飯,但阿太就有本事,變出滿漢全席,該有的心思從來不缺,該灑的葱花也定期供應。
然而這些阿太到底也是時代與環境造就的。沒有一屋子的百厭星要兼顧,哪有手腳爽快一眼關七的武功,理性是因為忙得沒空感性,社會的性別分工若不是如此狹隘,阿太可以發揮的又豈止是廚藝與車衣特技?如此說來,新一代港女機會多多,好該活得更精采,才對得起前輩港女們的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