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耶穌受難紀念日,耶穌逝世近2,000年,但有誰看過耶穌的真面目?美國電腦專家利用3D數碼科技,根據都靈裹屍布上的血迹和印記,重塑耶穌立體容貌,在本港時間今天(周四)於美國電視「歷史頻道」中把耶穌樣貌重現人間。
耶穌的真實容貌,對教徒來說有特別意義,因為他既是神之子,又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結合了天主性和人性。神父莫里斯說:「神學研究和教會一直追尋耶穌的真面目,希望知道他降生成人的樣子。」曾為美國前總統林肯塑造3D影像的電腦藝術家唐寧(RayDowning),認為重塑耶穌容貌並非沒可能,因為都靈裹屍布是貼身包裹耶穌每個部份,「耶穌的臉容隱藏在裏面」。
但這塊布是珍品,碰不得,所以他向曾親自檢驗過裹屍布五天的「聖殮布協會」研究員杰克遜(JohnJackson)取得大量高解像度照片,然後比對超過100份人體電腦掃描,再用電腦軟件繪畫出耶穌的立體容貌。
「他絕對是中東人的樣子,鼻子很高挺,外貌不錯。」
唐寧指出,要重塑耶穌的眉毛和皮膚組織,是最困難的,「在某些情況下,必須依靠事實資料和經驗」來完成分析。外界一直有人指裹屍布是偽造,但唐寧的3D分析證實,它曾經包裹着一具屍體。
花了一年時間,耶穌的立體樣貌做好了。唐寧看了後也「嚇了一跳」,他深深感受到耶穌就是一個活生生、經歷過甜酸苦辣的人。從樣貌輪廓來看,3D耶穌不似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或裹屍布的平面照。「他顯然不是歐洲人,絕對是中東人的樣子,鼻子很高挺,外貌不錯。」他還發現耶穌皮膚黝黑,身高約1.7米(5呎8吋)。
英國《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
裹屍布下周公開展出
都靈裹屍布是一幅長4.4米、闊1.1米的亞麻布,印有一名長髮、留鬚男子的正面和背面輪廓,手、腳和身上多處有血迹,相傳是耶穌被釘十字架死後埋葬用的裹屍布。裹屍布現存放在都靈大教堂,教堂下周三起公開展出六周,是10年來首次,料吸引200萬人觀看。
裹屍布2002年經過復修,移去中世紀時代修女補上的布塊。今次展出,有宗教組織出售3D眼鏡,聲稱戴着觀看裹屍布,可看到一些肉眼看不見的細節,例如布上男子身上的傷痕。
但裹屍布真偽從來備受爭議。1988年有歐美科學家利用碳14定年法鑑定,指是1260至1390年中世紀時代製造的贗品,絕非是耶穌年代的紡織品。但五年前,美國化學家指,多個世紀的污染影響了1988年的鑑定結果,反指該布有3,000年歷史。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