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鯁魚骨風險較男士高

女士鯁魚骨風險較男士高

【本報訊】鯁魚骨是本港常見的意外創傷之一,估計公立醫院急症室每年處理數百宗個案,雖然坊間流傳的飲醋、扣喉及吞飯等方法均無助取出魚骨,但伊利沙伯醫院一項研究發現,大部份患者也是在鯁骨超過一日才求診,研究又顯示女士鯁魚骨的風險比男士高。

頸部X光檢查易漏診

伊利沙伯醫院一項研究收集了259名懷疑自己鯁魚骨、到急症室求診的病人資料及症狀進行分析,求診者近六成是女性,由鯁魚骨至首次求診的平均時間為1.59日,患者分別接受直觀喉鏡、食道胃鏡及照X光檢查,結果共找到94條魚骨,近九成的魚骨也是卡在舌骨水平以上(舌骨位於下頷骨與喉頭之間,可支持着舌頭),大部份魚骨可以直觀喉鏡移除。研究又發現患者每次吞嚥時也有尖刺感覺,是預測鯁魚骨一個重要因素,因近六成有尖刺感的患者最終證實有鯁骨。
研究又顯示直觀喉鏡或頸部X光檢查對檢測魚骨的敏感度不足,有較大機會漏診,也有六名首次求診被認為無鯁骨的患者,因持續不適再到急症室,接受食道胃鏡檢查後,發現有兩宗漏診個案,其中一人在首次求診時咽喉已有明顯的尖刺不適,但接受直觀喉鏡檢查時未能發現,有關研究結果已刊登在新一期《香港急症科醫學期刊》。
負責有關研究的急症室醫生指,本港以往也曾有醫院研究發現女性誤吞異物的個案較多,比率由52.7%至62.3%,外國也有一些相近的研究結果,但性別是否與誤吞異物有關連,仍需進一步研究才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