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年齡漸增,長者的人生經驗累積得越來越多同時,身體各部位亦開始出現退化迹象,包括關節在內。患上退化性或風濕關節炎,病人長期受痛症之苦,可以怎麼辦?
成功率高達90%
身體不同部位也可發生退化性關節炎,以中國人來說,最常見的關節炎「重災區」是膝關節,其次是髖關節,以及脊椎骨等。持續的關節炎病情令患者「郁下都痛」,生活質素大受影響。因此,如發現自己的關節有疼痛、僵硬、腫大甚至變形情況,應盡早接受醫生診斷。透過X光檢查,可觀察出骨頭的關節接觸面(即關節軟骨)有否磨蝕或俗稱「生骨刺」的增生現象,加上醫生臨床檢驗,以此確認是否患上退化性關節炎。
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方法,要視乎病情而定。如屬早期,病人可先嘗試各種非藥物性治療,包括物理治療強化肌肉、控制體重以減輕關節負擔。至於藥物療程,目的是控制痛楚病徵,常用藥物包括非類固醇類消炎藥。
若關節炎情況較嚴重,便需接受手術療程。治療膝關節退化的內窺鏡清理手術、因「O形腳」導致膝關節炎而進行的截骨矯形手術等,都能有效幫助患者減輕痛楚。至於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最常見的換骱手術,即全關節置換,以人造骱取代退化關節,改善病人活動能力。
換骱手術的成功率高達90%以上,效果可維持10至15年。隨着醫療技術進步,現時換骱手術也可以電腦導航輔助,增加手術的準確度。人造骱以特別的物料如陶瓷或碳化鋼製造,令耐用度進一步提升。
隔周三刊出
撰文:香港風濕病基金會 鄭亨昌醫生
網址︰ http://www.hkar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