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很少在生前想到要為自己寫「墓誌銘」,因為中國人多不是真的相信宗教,而只是功利地求神保佑,造福今生。儘管知道人固有一死,但總覺得不會輪到自己。如果要中國人立「墓誌銘」,他會說一句:「大吉利是」。
西方人多有宗教信仰,因此較能面對死亡。一個人死了,就會想到用一兩句話概括他的一生。有的是生前擬就的,有的是別人為他寫的。
美國劇作家亞瑟.米勒有一次在接受電視訪問時,訪者問他:「你會為你的墓誌銘寫什麼?」他答:「沒想過。」訪者:「那麼現在想吧。」米勒沉吟了一會,就說:「我會說:這裏埋葬的,是一個一輩子非常勤奮地工作的人。」米勒早幾年去世,不知道他的墓有沒有這一句。
不過,他的前妻瑪麗蓮夢露的墓誌銘都廣被報導:「37,22,35,RIP」,三組數字是性感尤物夢露的三圍,RIP是RestinPeace的縮寫,即「安息吧」。
英國劇作家蕭伯納的墓誌銘是:「我早就知道無論我活多久,這種事總是一定會發生。」
美國作家海明威的墓誌銘簡要精彩:「恕我不起來了!」海明威自殺身死,這可能是他自己留下的墓誌銘。
中國書畫大師啟功,在他六十六歲(1978年)時,曾寫過《自撰墓誌銘》,頗為諧趣:
「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謚曰陋。身與名,一齊臭。」啟功寫此墓誌銘後,卻又活了27年,直至2005年,93歲,才與世長辭。
墓誌銘中,最高的讚美詞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的大畫家拉斐爾的墓碑,上寫:「活着,大自然害怕他會勝過自己的工作;死了,它(指大自然)又害怕自己也會死亡。」誰想得出這麼超凡脫俗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