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言亂語 行為怪異 病發後「斷片」顳葉癲癇發作被誤撞鬼

胡言亂語 行為怪異 病發後「斷片」
顳葉癲癇發作被誤撞鬼

【本報訊】對着電視、電腦、書本或文件發呆,不一定是專注力不足或發白日夢,有可能是顳葉癲癇發作,導致大腦失常,患者甚至會胡言亂語及行為怪異,令人誤會是撞鬼。有腦神經科醫生指,曾有患者在麻雀枱上也突然發呆,對雀友的叫喚毫無反應,若顳葉癲癇持續,並影響其他腦部區域,隨時引發全身抽搐,破壞身體機能。
記者:梁德倫

顳葉癲癇是指腦皮質不正常放電,引發患者的行為與感知功能出現異常。荃灣港安醫院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鍾天希表示,約3%至8%人一生至少出現一次顳葉癲癇,約1%患者會反覆發作。由於大腦顳葉區與記憶、情感、視力及語言有關,若是癲癇發作,身體會出現各種異常反應,患者清醒後又會忘記病發時的事情。

10歲患者經常發呆

顳葉癲癇的成因包括先天性腦部海馬體硬化,也有患者是因為頭部受撞擊、腦炎、動靜脈畸形、患上腦瘤及中風等致病。鍾天希指,當出現顳葉癲癇時,患者有機會出現幻覺,覺得周圍環境不真實,又或有幻聽,甚至喪失意識,做出無意識動作如咀嚼、舔舌、搓手等,也有人會似「鬼上身」般抽搐或亂說話,但約幾十秒後會清醒,多數記不起剛發生的事情,就像俗稱的「斷片」。顳葉癲癇與思覺失調的分別在於前者病發時間通常較短,後者則會長期出現相關症狀。
鍾天希表示曾有一名10歲的小三男生,近一、兩年在看電視、打機、溫習及考試時也經常發呆,每次維持約十多至數十秒不等,被老師投訴專注力不足及常發白日夢,男童接受腦神經科檢查後發現是受到顳葉癲癇發作影響,服藥後病情大為改善。
另有一名45歲中年女士,即使打麻雀需要集中精神時,也會像發白日夢般,意識停頓數秒至數十秒,其後嚴重至上班期間與客戶會面時也發呆,由於心理壓力很大故求診,檢查證實患上顳葉癲癇,相信與腦部靜脈有血管瘤,繼而影響顳葉區有關。
鍾天希稱,顳葉癲癇的症狀有時與精神病相似,故不少患者都是經精神科轉介才確診。患者可接受電腦掃描、磁力共振及腦電圖等檢查,約七至八成患者服藥後可控制病情,小部份患者要接受手術,切除引發問題的腦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