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起身,對着落地玻璃窗寫稿,最初望到的是一片漆黑,接着開始有點形象,分海洋的深藍和天空的淺藍。
雲外透出黃金的鑲邊,那個方向,是太陽昇出的地方吧?
金雲擴大,一下子染成紅色。罕見的大鴨蛋式的太陽跳了出來,起初連海面,接着斷掉,像宇宙中的另一個紅星球。
海變成紅色,只是很短暫的幾分鐘,再下去完全變掉,原來可以有四種顏色的。在最前方的是白色,遠一點翡翠,再過去碧綠,最後的藍,藍得不像存在於這個世上,只出現在發狂畫家的油彩板上。
來到馬爾蒂夫,看到這個海,已不虛此行。
怎麼海就在腳下?那是游泳池。沒有隔邊的設計,把海接連起來。
酒店工作人員起身得比我還早,已用竹耙將昨夜沖上沙灘的雜物掃得乾乾淨淨。
這些景色令我着迷,接着的那幾日,我每天都在同個時候望天看海。情景大致一樣,但有時下着小雨,太陽一出就停了。有時也颳起風,捲着浪,但印度洋沒有像太平洋的颱風,這種吹的是柔和季節風,有個俗氣的外號。叫貿易風,不如英文的Monsoon好聽。
一排排建在淺海中的旅店房間,是從馬爾蒂夫開始才有這種設計的,住在那裏可以一下子跳入海游泳,但半夜強流經過,睡得並不安寧。
我們入住的島上各間房屋,有私人沙灘可以享受,是另一層次。整個島很平坦,用白沙壓扁而建,樹木留下,只是白與綠二色。
好幾個餐廳,吃的是西餐、印度菜和幾種中菜,師傅也有些是馬來西亞華人,工作人員亦是,粵語溝通是無問題。
但是到底是一個靠近斯里蘭卡和印度的國家,我會推薦大家吃印度菜,最為正宗,意大利菜不太像樣。因為是回教國,少了豬肉的中菜,說什麼,也不好吃。
(馬爾蒂夫之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