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銀行櫃員機接二連三發生「食錢」及「出少錢」事故,市民想快速提款隨時帶來不便。有資訊科技學者表示,金融海嘯後有不少機構為節省開支,都會減少設施的維修保養;估計恒生櫃員機近月發生多宗事故,可能與銀行減少櫃員機的維修保養,或與機件老化有關。
「冇壞就唔整囉」
城市大學科技資訊系教授鄭利明表示,不少公司在金融海嘯後減少設施維修保養等開支以減低成本,「以前本來一個月做一次嘅例行檢查,可能兩個月先做一次,又或者冇壞就唔整囉。」他指,近月有不少市民在恒生櫃員機提款時出現「食錢」及「出少錢」,反映有關銀行可能未有好好維修保養櫃員機,「唔排除有呢個可能性。」
他又指,一般櫃員機的設計是靠橡筋配合齒輪送出鈔票,這些零件有機會因長時間使用出現磨蝕,而無法彈出鈔票,建議銀行應加密維修及更換零件次數。鄭利明指,市民提款後要即時點算清楚鈔票,如遇櫃員機事故應第一時間致電銀行,要求跟進有關交易及停止肇事櫃員機運作。
恒生發言人表示,會不時檢討服務及定期派員檢查櫃員機服務,又指根據自動櫃員機供應商於過去五年的檢查紀錄,恒生櫃員機的故障率一直維持在低水平,認為表現有改善,否認出現惡化情況。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