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重囚澳洲力拓代表10年判竊取商業秘密罪成 審訊黑箱作業 外資疑慮

內地重囚澳洲力拓代表10年
判竊取商業秘密罪成 審訊黑箱作業 外資疑慮

澳洲礦業公司力拓(RioTinto)駐上海辦事處四名職員,昨天(周一)在上海被判受賄和竊取商業秘密罪全部成立,澳洲籍華裔首席代表胡士泰判囚10年,另三名中國籍被告分別判囚7至14年。中國與外國貿易磨擦日增,今次力拓案成為當局審理外資糾紛的一個案例。澳洲批評審判欠透明度,判刑也太嚴,引起在華外資疑慮。

力拓案上周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訊了三天,昨午宣判。判詞指,胡士泰四人於2003至2009年乘職務之便,在對中國鐵礦石貿易中,收取合共逾9,232萬元人民幣賄款;四人又以利誘等不正當手段,竊取中國鋼鐵企業商業秘密,令中國鋼鐵業蒙受巨大經濟損失。四人都承認受賄,但對賄款金額提出抗辯。

4人遭沒收財產

法院指四人控罪成立,最後宣判胡士泰囚10年,沒收財產和罰款共100萬元人民幣;王勇判囚14年,沒收財產和罰款共520萬元人民幣;葛民強判囚8年,沒收財產和罰款共80萬元人民幣;劉才魁判囚7年,沒收財產和罰款共70萬元人民幣。
但力拓案來龍去脈複雜。去年6月,力拓出爾反爾,撤銷中國鋁業注資建議。一個月後,胡士泰四人就被捕,原被指涉嫌從事間諜和竊取中國國家機密。外界認為,北京要藉力拓案一挫澳洲保護主義氣燄,澳洲政府高度關注,一個月後中方改控四人情節較輕的受賄和竊取商業秘密案。

部份閉門審訊

雖然涉及外資,力拓案的審訊欠缺透明度。案件受賄案部份公開審理,但只准境內媒體和澳洲駐上海總領事館職員旁聽;竊取商業秘密案部份,則閉門進行;昨日宣判,則准許境外記者看直播。
澳洲外長史密斯(StephenSmith)批評,胡士泰因受賄罪被判囚七年是太嚴厲,又不滿竊取商業機密審訊黑箱件業。「這是讓中國釐清對商業秘密解讀的一次機會,但需要透明度。……中國正在全球經濟崛起,國際商業社會須清楚了解中國有關法規。」但史密斯強調,力拓案無損澳中關係。澳中貿易關係密切。
判決後,胡士泰的代表律師指,律師團會先盡快與胡士泰及其家人見面,暫未決定是否上訴。力拓拒絕回應判決,將四名被告革職。
美聯社/路透社/新華社

牽涉中澳礦業利益衝突

在中國鋁業提出入股澳洲力拓集團計劃告吹後,力拓駐上海四名員工隨即被捕,力拓案背後明顯牽涉了中澳兩國在礦業利益上的衝突。

報復中鋁增資力拓失敗

前年2月,中鋁以白武士姿態,向力拓注資140.5億美元(1,090億港元)購入9.3%股權,迫退想吞併力拓的必和必拓。去年2月,中鋁向力拓提出增資195億美元(1,521億港元),令中鋁的持股量增至18%。
雙方本達成協議,但在澳洲國內反對戰略資源落入外國手中的壓力下,力拓去年6月宣佈取消協議,改與必和必拓合組公司。
與此同時,力拓與中方進行鐵礦砂價格談判時,又企硬不肯減價40%,一個月後,負責談判的胡士泰及另外三名員工,就被指竊取中國國家機密被捕,國家主席胡錦濤更親自拍板調查力拓案,令外界猜測中方是借機向力拓報復。
而中鋁增資力拓失敗後仍死心不息,其後又計劃在西澳洲進行礦產勘探活動,希望投資當地的礦物項目,但進展不大。《蘋果》資料室

力拓案事件簿

‧2/2008:中國鋁業向澳洲力拓集團注資140.5億美元(1,090億港元),購入9.3%股權,逼退想吞併力拓的必和必拓
‧2/2009:中鋁提出增資195億美元(1,521億港元),令在力拓持股量增至18%
‧5/6/2009:力拓單方面宣佈取消與中鋁協議,改跟必和必拓合資經營鐵礦石業務
‧5/7/2009:中國當局秘密拘捕力拓上海辦事處四名職員,包括澳籍華裔的力拓中國鐵礦總經理胡士泰,指控四人賄賂官員,竊取中國國家機密;胡士泰電腦被沒收
‧7/7/2009:與胡士泰來往密切的中國首鋼旗下貿易公司總經理譚以新,涉商業罪被捕
‧8/7/2009:中國當局證實胡士泰等四人被捕
‧9/7/2009:澳洲外交部傳召中國大使
‧12/7/2009:澳洲傳媒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准調查力拓案
‧14/7/2009:有傳力拓遭扣查的電腦藏有十多間中國鋼鐵企業機密
‧15/7/2009:澳洲總理陸克文介入,促北京妥善處理案件
‧22/3/2010:力拓案上海開審,胡士泰等四名被告,承認部份受賄罪
‧29/3/2010:上海法院宣判,四被告盜竊商業機密及受賄罪成,胡士泰判囚10年,另三人判囚7至14年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