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本月回勇、上周曾創年半新高,反觀中港股市今年以來分別跌6.63%及3.75%,在主要環球指數中敬陪末席。歸根究柢,與外資熱錢大舉撤走有莫大關係。
追蹤逾2000億美元離岸亞洲基金的EPFRGlobal透露,截至上周三(3月24日)為止一周,中港股票基金重新錄得淨流出,規模約2000萬美元,尤其中國股票基金今年十二周以來,已經第十周有資金撤走,累計淨流走金額12億美元(約93.6億港元),為新興市場走資最嚴重地區。
新興市場中最嚴重
資金流向向來與股市表現掛鈎,近數年一直跑輸的日本股市,今年反覆累升逾4%,EPFR負責人透露,日股今年以來竟錄得20億美元淨流入,為亞洲區最吸資股市。至於區內錄得較大規模淨流入的印度、印尼及泰國,當地主要指數今年亦分別漲1%、11%及6%,大幅跑贏亞洲四小龍及中國。
自二月份至今,港股主板日均成交僅575億元,較一月份平均的775億元勁減26%,交易員不諱言,作為港股源動力的「熱錢」逐漸流失,現階段大市難擺脫「乾升乾跌」格局,萬一外資持續撤資,港股「旱情」可能加劇。
EPFR負責人補充,外資現時最困擾的,是中國逐步退市的同時,未能控制通脹及保持經濟增長,出現資產泡沫。因此,無論新興市場以至亞洲基金皆睇淡中國,紛紛減持中資股。單計一月份,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及亞洲股票基金,減持中資股投資比重分別達0.72及1.13個百分點。
記者:黃武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