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捷批發定單跌15%中國業務望6月前完成整合

思捷批發定單跌15%
中國業務望6月前完成整合

【本報訊】早前曾預期截至6月底止的2011年度業績將優於本年度的思捷環球(330),其管理層上周在一個投資研討會上披露,今年1至4月份批發定單按年倒退約15%,惟預測全年亦只會維持相若跌幅。管理層又預期,可於今年6月前完成與中國業務的整合。
記者:陳健文

包括財務總裁周福安在內的思捷管理層,上周出席瑞信的投資者研討會時表示,1至4月批發業務定單仍錄得雙位數字倒退,惟若以月份為單位作環比,每月的按年跌幅都較對上一個月有所收窄,不過全年度而言,相信不能扭轉下跌局面。

谷零售業務添大型店舖

思捷管理層表示,希望繼續強化批發業務的組合,方法包括增加特許經營店數目。對於在上半年度(去年7至12月)發展理想的零售業務,管理層表示,仍維持到今年6月時將總零售店舖面積按年增5%至10%的目標,亦會開設更多大面積的店舖,以增加效率。
鑑於市場環境改善,思捷管理層預期,全年計集團同店營業額變幅將可改善至無升跌,相對上半年度時錄得約1.2%倒退。若單計2月份銷售,表現則較疲弱,管理層指主因受到壞天氣影響,特別是北美地區,天氣嚴重影響人流。
據思捷早前公佈的中期業績,截至去年12月底的半年營業額約184.75億元,其中47%來自批發業務,按年下跌13.9%至87.38億元。至於近年銳意發展的零售業務,則佔營業額52%,按年升9.5%至96.24億元。餘下1%營業額來自特許經營及其他業務。

增內地銷售點研特許經營

內地業務發展方面,管理層透露,增加滲透率將是長期目標,集團現於內地150個城市擁有銷售點,長遠希望可擴展至450個城市,考慮採用特許經營模式。
思捷管理層預料,中期而言,內地業務營業額貢獻可達總營業額的8%至10%。於上半年度,思捷來自中國合營企業的盈利,按年減少28%至6500萬元,主因營業額減少。
對於仍未扭虧的美國業務,管理層說,正在當地尋找百貨店作為合作夥伴,目標是每年開設20至25個銷售點。瑞信維持給予思捷「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67元。在歐洲經濟前景轉趨穩定下,思捷股價上周五收報61.5元,升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