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名人專訪麥樸思:今年攻消費、商品 看好中國內需潛力大

財經名人專訪
麥樸思:今年攻消費、商品 看好中國內需潛力大

「新興市場之父」麥樸思(MarkMobius)率領的鄧普頓新興市場投資團隊的「由下而上」投資策略,看長期價值投資的角度,然後分析公司的行業地位及政經環境。他接受本報專訪時指,今年旗下基金的投資主題仍是「雙C」,即消費與商品(ConsumersandCommodities)。
記者:尹燕麗

他指出,目前大多數新興市場的人均收入低於發達國家,但經濟高增長、低出生率令新興市場的人均收入增長迅速。此外,由於產品滲透率低,新興經濟體的消費市場擁有巨大潛力,包括消費銀行、零售業、消費品等。他說,中國的「消費故事」剛剛揭開序幕,未來必會脫穎而出。

供不應求 商品價趨升

對於國際大宗商品市場,麥樸思預測,美元走弱、全球長期出現供不應求,將促使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上揚,但市場投機會令走勢呈波動向上。麥樸思看好商品生產力強的公司,包括石油、鐵礦石、鎳、鉑金等。
鍾愛新興市場的麥樸思,認為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是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在全球政治、經濟上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他指出,金磚四國的人口佔新興市場總人口逾半成,內需強勁,將是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
雖然去年全球經濟衰退,但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速驕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年兩國經濟增長可達10%及7.7%。同時,巴西和俄國是資源大國,除內需保持強勁增長外,還受惠於全球對能源、金屬及其他商品需求的持續增加。

料邊境市場有驚喜

他又認為,邊境市場(frontiermarkets)的表現也會令人驚喜。所謂邊境市場,並無絕對的地域或國別劃分,泛指那些尚未被廣泛重視的二線新興市場,主要分佈在非洲、中東、東南亞等,一些機構也將這類市場稱作「新興的新興市場」。
不過,麥樸思強調,貿易保護主義是中國面臨的潛在風險,美國及其他國家可能會繼續採取限制外貿的經濟措施,而這將對全球經濟造成打擊。猶幸,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和印度,過去數十年已開始發展內需市場,但要令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需時尚久。麥樸思表示,大多數新興經濟體並未建立社會福利體系,沒有免費教育,缺少退休機制,令國民不得不儲蓄,造成儲蓄率高企,而消費能力疲弱。但隨着人均收入提高,他相信情況會逐漸改變,尤其是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