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國內人受嚴密的網絡監察,卻打壓不了一群富創意的網民玩惡搞玩草泥馬。香港,我們擁有得以自豪的自由,連谷歌都要移船就磡,創意這回事,應更能發光發大,尤其以手提電話上網看影片已成家常便飯之年代,連小學生都懂得拿起攝錄機去製作,你也不應再拘泥只接收不創作的框框吧。
記者:梁佩芬
攝影:王文忠
短片幫社工
比賽分小、中學、專業和業餘組,能躋身業餘組者,有奪得「榮譽大獎」的理工大學數碼媒體五位學生,以動畫形式製作《外星人鄧肯》一片。參賽作品是同學們的家課,導演何芷霖解釋是與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的合力作品:「他們想透過輕鬆手法,教導家庭如何正視子女的吸毒和成長問題。」服務中心主任Adam明言:「我們這一代,只懂用口講,其實已經過時,反而透過互聯網,用大家都容易明白的卡通片更有教育性。」資料和教導方向由主任提出,同學們創作了外星人鄧肯來譬如社會上很多人都被人當是外星人來辦:「有時我們不知道,原來在大眾社會裏發表與別不同的意見或做有別常人的行為,會被視為異類,久而久之,異類會被疏離,難以投入社會,從中又做出往往令人不滿意的行為來!」片中正要傳達家長應接納兒女與自己不同的思想,不好的可善導,好的要鼓勵:「用卡通表達,不生硬,又可表達在現實生活裏天馬行空的想法,如活在毒海,究竟毒海是怎樣呢?如用真人很難拍得好,用動畫卻可呈現出來。正如動新聞一樣,一看便明白。」
對九十後的人來說,看動新聞與吃飯般平常,監製Mouse開宗明義:「我一早沒興趣看文字,上網都以看影片為主!」其他四位學生不置可否:「動新聞的確吸引,卻也有壞處,因為文字可留有想像空間,若以動畫表達出來,大家都會信以為真,原來咁跳樓咁打劫,長遠來說,看者要有獨立選擇能力,不是人家給甚麼便信甚麼。」
《外星人鄧肯》
究竟成年人怎從年輕人的角度去看濫藥呢?
《請勿打擾》
借烏蠅打擾午飯的生活瑣事誘共鳴。
天水圍雙失青年展才能
今次最後入圍的十九份作品,有七個以動畫形式製作,比以前兩屆多了很多,評審員之一「貓室」創辦人JohnChan喜見後繼有人:「很多動畫已達專業水準,有故事性、結構緊密、技巧流麗,我相信非一朝一夕能成事,像我般,每個作品都至少看上一千次,才能將發生錯誤的機會降到最低!」不容否認,如要吸引人在細小的手提電話屏幕看影片,最重要是顏色夠鮮艷搶眼,節奏明快,最好在兩分鐘內完成,一次過滿足了資訊、娛樂和教育性。
在比賽中連奪最佳動畫、最佳剪接和金媒體全國最受歡迎獎的天比高創作夥伴Imagination,全是業餘參加者,合四十人之力,由零開始修讀見習電腦動畫師訓練,九個月後竟做出一份大獲好評的作品《請勿打擾》,學生之一陳瑩俐相信是與眾同學的背景有關:「我們當中有在職人士也有好多雙失青年,正因我們雙失,又住在天水圍無負擔,可以更天馬行空,從中表明我們只要有創意肯努力,凡事可成功。」他們的作品,故事很簡單,兩名在大牌檔吃飯的彪形大漢,午飯時遇上了拍打烏蠅事件,看似微不足道,卻充滿挑戰,最後在合作下,把一隻隻烏蠅打得落花流水:「生活瑣事才容易捕捉觀眾的注意力,可能你都曾經有此遭遇,才津津有味。」對他們的作品,導師Eddy覺得已拉近了與外國動畫的技術距離:「以前,香港動畫的3D感較簡單,今次憑他們的努力,相信已在水準之上。」曾幾何時,香港是一個夢想之地,待業中的黃寧宇相信:「只要努力試努力做,錯而能改,人人都能伸展才能。」如會場上,導演林超賢說:「做事要百分百投入才會成功,像張家輝,他可是一個從劇本創作階段已投入工作的演員,成功非僥倖,只要付出過,一定有收穫。」
上堂瞓覺 瞓出創意
返學上堂瞓覺,平常事一則,就算未與周公相會,至少也往了海邊釣魚暢樂,正因悶得發慌墮入睡網,激發了一班小學生編寫一個影片劇本,參與「第三屆香港流動影片製作比賽」,旨在透過手機上網觀看不同短片,激發創意。九龍塘學校小學部參加比賽的十個學生,小小年紀已明白創作這回事,未到最後一刻都不會有念頭,就在遞交劇本的最後一秒,大家才想到上堂瞓覺的故事《教室「梆梆」》。
指導老師何錦然稱他們都是參加了「視藝堂」課外活動:「主要教視覺影像藝術,不要小覷這些五六年級學生,全部可一手一腳製作影片,連拿攝錄機、剪接也是自己做。」更犀利,他們只用了一天半時間便完成拍攝工作。「最難是拍攝,我們的攝錄機非常一般,如果要Zoom近點,就會震又對不到焦,拍老師敲枱叫醒同學的鏡頭,拍了六七次,最後,也不成功!」面對十位小學生,七嘴八舌,弄得我分不清誰是誰:「還有主角要開櫃桶,一是開不到,一是一開就弄跌了整張枱!」他們完全冷靜不下來,全因剛奪得「最佳校園創作」,擊敗中學生:「我們沒想到會得獎,因為只是課外活動,又是第一次參加比賽,所以好開心!我們有上載蝦碌片段!」負責剪接的六年級女生鄭琬晴分享過程:「我們拍了好多好多鏡頭,第一次輯成三十分鐘片段來。」另一個負責剪接的譚慰慈大嘆犧牲了很多得意鏡頭:「沒辦法啦,參賽影片最長五分鐘,最後,我們的完成品只兩分多鐘!」
故事沒甚麼對白,講一個愛在堂上睡覺的小學生,發夢課室裏有張神秘書枱,竟有零食、盆栽、洗潔精,像叮噹的百寶袋,敲兩下枱可要乜有乜,怎知最後是被老師的敲枱聲弄醒了:「影片好好笑,同學們感到好親切!好適合在手提電話上看。」小六生都明白用電話看影片的趣味,主角張庭瑋說很多時會用手提電話上網:「主要看卡通片、笑片及CheckEmail,有時在街上看到些無聊事都會拍下來,卻未試過上載!」
《教室「梆梆」》
上課睡覺,夢到神奇書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