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0億改造迎世博 昨重新開放上海外灘漂亮了

逾10億改造迎世博 昨重新開放
上海外灘漂亮了

上海外灘為迎接世博會而進行的改造工程,經過三年施工,於昨日上午宣告完工重新開放。改造後的外灘不但較原先長了0.8公里,更大大拓寬了遊人的活動空間,新增了三個廣場、2,000個座位和大量時尚觀光休閒設施;見者無不讚嘆「外灘變漂亮了」!據悉當局為此耗資逾10億元人民幣。

上海當局是在2007年4月為迎接世博會而啟動外灘改造工程的。工程包括新建外灘隧道、改造濱水觀景區、修建公交樞紐、拓展地下空間、加固修建防滲水牆及排水系統等六大項。改建後,外灘由原來1.8公里拓長至2.6公里;新建隧道將七成過境車輛引入地下,地面原來十車道縮小為四車道,騰出空間供行人、遊客使用。
外灘濱水觀景區原來只有一個廣場,改建後廣場增加至四個,容納的遊客量可較原先增加40%,每日可容納50至180萬人次的人流,並設有2,000個座位和五個公共廁所。當局稱,改建後外灘主要用於休閒休憩和觀光旅遊,並表示可以實現「50年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外灘金融廣場,將安置一座由紐約「華爾街公牛」(WallStreetBull)原設計者、美籍意大利裔人莫迪卡(ArturoDiModica)創作的「金融牛」雕塑。據悉,這頭「金融牛」比「華爾街公牛」更具活力,「華爾街公牛」牛頭向下,但外灘「金融牛」牛頭抬起,彷彿宣示未來上海在世界金融業的地位。該牛不日將從美國運往上海。

有市民在新外灘放風箏。互聯網

路過車輛改走地下隧道。互聯網

將添中國版華爾街金融牛

外灘昨日重開吸引成千上萬上海市民和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令外灘在封閉三年後,重現遊人如鯽、人聲鼎沸的盛況,遊人無不讚嘆:「外灘變漂亮了!」上海當局沒有公佈外灘改造工程的耗資情況,但是早前上海外灘改造工程設計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外灘改造系統工程須花費十幾億元人民幣。
上海當局昨日在外灘現場舉行竣工典禮,市長韓正致辭時表示,外灘是上海城市的象徵,承載着上海開埠近170年歷史,濃縮了百年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變遷。他稱,外灘改造對保護和延續外灘歷史文脈、促進浦江兩岸功能轉換具有重要作用,並改善了外灘地區環境品質,以怡人景觀迎接世博會。
上海外灘在上世紀60年代和90年代曾經歷兩次改造,此次是第三次。這次改造重點在重塑外灘的觀光休閒功能,將外灘有百年歷史建築,從交通的紛雜干擾中解脫,並新增一些時尚建築,包括浪漫的外灘「情侶牆」、「中國版華爾街金融牛」等景觀,堪稱是外灘新風貌的「點睛之筆」。
中新社/上海新民網/本報記者

外灘的變遷

《1860年》
1860至1880年間外灘剛開始發展。

《1937年》
1937至1945年間外灘雜亂無章。

《2008年》
外灘改造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

《2010年》
新外灘市民活動空間大增。互聯網

「情侶牆」尋愛情印記

「改建後的外灘,實在是太美了!」昨日湧入全新濱水觀景區的遊人,無不被廣場的裝飾與氣勢所折服。即使是當地市民,也忍不住拍照留影;有上了年紀的夫婦更專程到「情侶牆」前,尋找昔日愛情印記。
「年輕的時候談戀愛、散步,喜歡到這裏,現在改建那麼漂亮,真是很高興!」一名中年女子昨日專程與丈夫再遊外灘,對新外灘讚不絕口。外灘改造前曾有不少老上海給當局寫信,呼籲保留「情侶牆」。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曾描述外灘「情侶牆」(圖)盛況:「沿黃浦江西岸的外灘千米長堤上,集中了一萬對上海情侶,一對與另一對之間只差一厘米的距離。」
上海外灘是上海近代城市開發的起點。1843年前還是黃浦江邊一片泥灘,1844年被劃為英國租界,英國人用作碼頭,1848年外灘修築首條馬路叫「Bund」,這也是英文對上海外灘的稱呼。
1868年外灘建成首個公園,但直到1928年都只對西方人開放。19世紀末開始,外灘成為租界管理機構、銀行、外國領館集中地,各式大廈也相繼建成,包括仿希臘式圓頂滙豐銀行大廈、有鐘樓的海關大樓、電報大樓、和平飯店等。
1949年中共建政至上世紀80年代,上海外灘基本無變化。直到90年代初才獲一次較大整治,包括建高架橋避開交叉、加固江畔防汛牆、建濱水廣場供遊人觀景等。
本報記者/中新社

世博禁攜礦泉水入園

上海世博會保安堪比北京奧運,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朱偉明前日表示世博會期間,22類物品將禁止帶入園區,當中包括礦泉水和包裝飲品等。當局又為突發事件擬定25個應急處置預案。此外,遊客入園參觀將接受兩道全封閉的安檢。
朱偉明表示,22類被禁止帶入園區的物品,除了槍枝彈藥、爆炸物、易燃物等危險品,還包括打火機、火柴等點火器具,甚至球棒、長棍和長柄傘等也在榜列。此外,雖然礦泉水和包裝飲品也被禁帶入園,但嬰兒所需的液態乳製品可以帶入園區。
針對世博會期間發生突發事件,當局制訂的應急處置預案多達25個。
新華網